猿父识?性,身与群猿居。应同支遁马,岂赋狙公狙。
共息贝多树,时分香积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隐逸生活图景。诗人以“猿父”为引子,巧妙地将自己比作与群猿同居的隐士,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通过“支遁马”和“狙公狙”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情怀,暗示了诗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共息贝多树”,“贝多树”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清幽的自然环境,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相呼应。而“时分香积厨”则可能是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化描述,强调了在自然中寻找生活乐趣的态度。
最后,“黑衣今不至,长啸意何如”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他似乎在说,即使没有世俗的礼服(黑衣),内心的平静与自由(长啸)依然存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精神。
一身唯一室,高静若僧家。
扫地留疏影,穿池浸落霞。
绿萝临水合,白道向村斜。
卖药归来醉,吟诗倚钓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