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立 夏 日 晚 过 丁 卿 草 堂 明 /张 掞 江 上 茅 堂 柳 四 垂 ,又 逢 旅 次 过 春 时 。雨 多 苔 蚀 悬 琴 壁 ,水 满 蛙 生 洗 砚 池 。风 浦 萧 萧 帆 过 疾 ,烟 空 漠 漠 鸟 来 迟 。避 喧 心 事 何 人 解 ,窗 下 幽 篁 许 独 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喧(bì xuān)的意思:避开喧嚣和嘈杂的环境,寻求宁静和安宁。
独知(dú zhī)的意思:独自知道、独特的知识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空漠(kōng mò)的意思:空旷荒凉,无人烟的样子
来迟(lái chí)的意思:迟到,时间上晚于预定的时间。
旅次(lǚ cì)的意思:指旅行的次数或次第。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漠漠(mò mò)的意思:形容景色模糊、朦胧不清。
四垂(sì chuí)的意思:四面垂直下垂。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悬琴(xuán qín)的意思:指在危险的境地或不利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平静、从容自若。
烟空(yān kōng)的意思:指烟雾散尽,空无一物,形容景象荒凉、寂寥。
砚池(yàn chí)的意思:砚台上的水池,比喻学问广博或者人才聚集的地方。
幽篁(yōu huáng)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竹林。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张掞的《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描绘了江边茅堂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独自游历的感受。首句“江上茅堂柳四垂”,以江边茅屋和依依垂柳构成了一幅清幽的画面,暗示了诗人旅途中的闲适心情。次句“又逢旅次过春时”点明了季节和诗人行旅的身份,春光已逝,旅途中又逢立夏。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两句,通过写琴壁上的青苔因雨水而增多,以及砚池里满是积水引来蛙声,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生动与静谧,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描绘了江面上帆影匆匆和空中飞鸟缓慢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寂寥的氛围。
最后两句“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避世之情,无人能理解他的心境,只有窗下的竹林仿佛能懂得他的孤独。整首诗以景抒情,借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淡泊名利、寻求宁静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