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梅带春来,火里麦将秋至。
《观物·其一》全文
- 注释
- 雪:冬季的降雪。
梅: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
春:春天。
火:炎热的夏季。
麦:小麦。
秋:秋天。
至:到来。
一动一静:动静相对。
互根:相互依存。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概念,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未尝:未曾。
相离:分离。
- 翻译
- 冬雪中的梅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夏麦在火热中预告着秋天的临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面,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对自然规律的洞察。"雪中梅带春来"一句,以梅花在严寒之中依旧开放,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即使在最为严酷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生机与温暖。"火里麦将秋至"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展示自然界的奇迹,麦子即便是在火热的环境中,也能成熟,这两句勾勒出自然万物生长、轮回的主题。
"一动一静互根"这句诗表达了动与静、阴与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哲理,暗示着世界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保持着平衡。最后"阴阳未尝相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平衡和统一,是宇宙间最基本的规律之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刻理解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