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槟榔屿李丕耀所建义冢亭二十年前尝乞余记亭有李石像没十稘矣》
《槟榔屿李丕耀所建义冢亭二十年前尝乞余记亭有李石像没十稘矣》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一尘曾坠海西南,刺眼青山急欲探。

却对石人无语鬓华墓树各毵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华(bìn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美丽和光彩。

海西(hǎi xī)的意思:指远离海洋的西部地区,也可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边远的地方。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毵毵(sān sān)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少。

石人(shí rén)的意思:指人像石头一样无动于衷,没有任何反应或表情。

无语(wú yǔ)的意思:没有话可说,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眼青(yǎn qīng)的意思:形容眼睛有神采,明亮有神。

一尘(yī chén)的意思:指非常干净、纯净,没有一点杂质或污垢。也可以形容人的心灵纯净,没有被世俗的诱惑所腐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一尘曾坠海西南”,以“一尘”起笔,巧妙地将读者引入一个遥远的空间,暗示着故事的发生地点在海的西南,为整首诗营造了广阔的背景。接着,“刺眼青山急欲探”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青山以情感,仿佛它急于探索未知的世界,生动地表现了山川的壮丽与生机。

“却对石人两无语,鬓华墓树各毵毵”这两句诗,将视角转向了更为具体的人物与景物。石人与墓树的静默无声,对比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石人的“鬓华”(白发)和墓树的“毵毵”(枝条细长的样子),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自然景观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生命、时间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酬朱邑传再和草堂用西字韵结

蚩尤雄视布侪低,木魅山精信手携。

岂谓群轻能折轴,须知涓溜必成溪。

天王诘暴师春集,逆竖褫魂鬼夜啼。

入幕郗生谁似者,借筹曾许护征西。

(0)

巳卯元日大雪晓起候老父瞻阙拜庆有感二律·其一

入晓菜衣雪未寒,物华欣与岁更端。

融融春透杯光满,点点花归胜綵看。

门户含辉神垒跃,溪山有象玉龙蟠。

丰亨不用论时事,拜舞高堂且尽欢。

(0)

东谷敖少参由湖藩奉表入京辱赠以诗奉荅一首

天涯集聚莫辞频,远客曾伤独夜神。

酒醒石栏初落月,病淹诗草漫生尘。

彤廷忽奉联珂喜,方岳攸同拜表晨。

白首丹心容未罄,石龙金凤早知津。

(0)

得孙大行书贶口号致谢介师阁老尝许表先祖知县墓旧同门下兼致恳怀

断鸿疏雨滞茅堂,忽道书来自帝乡。

老父弱儿兼致问,綵毫云叶并能将。

山深病我疏狂久,朝退怜君应接忙。

尚倚皇华速台制,敢忘千古照南冈。

(0)

庚午除夕以入觐至长安偕次儿守岁次王百谷韵·其二

爆竹喧声聒耳频,铜刀剧罢礼厨神。

闲翻玉历消残岁,窃幸金吾是比邻。

明日偕联集凤侣,今雷怅忆饲鸦人。

天颜有喜知惟近,柏酒呼儿进再巡。

(0)

汪山人沂者故伯玉司马宗人也年七十九矣而诗不衰貌又不衰其游又不衰将之赵魏间依穆考功而老焉乞余诗为赠得二绝句·其二

司马盟坛众所宗,为愁年少不相容。

穆生学得王家酝,三尺糟丘拟葬侬。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