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浣溪纱.忆龙熙臣》
《浣溪纱.忆龙熙臣》全文
清 / 曾廉   形式: 词  词牌: 浣溪沙

欲入青山醉翁。清湘南上一帆风

红桥花落一溪红。

祁水久成戎马路石渠今看绮罗丛。

白须人立明中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须(bái xū)的意思:指年老的人。

帆风(fān fēng)的意思:指顺风,比喻情况顺利,事情顺利进行。

红桥(hóng qiáo)的意思:红桥是指红色的桥梁,也用来比喻重要的交通枢纽或重要的关口。

马路(mǎ lù)的意思:指供车辆通行的道路。

明中(míng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的本质、关键所在。

绮罗(qǐ luó)的意思:绮丽华美,繁琐复杂。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人立(rén lì)的意思:指人站立的姿势,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直立,意味着人的威严和坚定。

戎马(róng mǎ)的意思:指战马,泛指军队和战争。

石渠(shí qú)的意思:指行走时脚下的小溪流水声,比喻言辞或文章的流畅自然。

一帆(yī fān)的意思:形容事情进展顺利,一帆风顺。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醉翁(zuì wēng)的意思:形容人生态度淡泊,不受外界纷扰的境界。

绮罗丛(qǐ luó cóng)的意思:指琳琅满目、繁多纷杂的事物或人群。

一帆风(yī fān fēng)的意思:形容事物顺利,没有阻碍或困难。

鉴赏

这首《浣溪纱·忆龙熙臣》是清代诗人曾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追忆故友、感慨时光流转的画面。

首句“欲入青山问醉翁”,以“醉翁”暗指逝去的友人,表达出诗人想要在青山之中寻找故人的愿望,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接着,“清湘南上一帆风”一句,以湘江之水为背景,借“一帆风”象征着友人远行的背影,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思念。

“红桥花落一溪红”一句,通过红桥与落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宁静的氛围,红桥象征着友情的桥梁,花落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溪中的红花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慨。

“祁水久成戎马路,石渠今看绮罗丛”两句,对比鲜明,祁水曾经是和平之地,如今却成了战马驰骋的道路;石渠从前是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场所,现在却变成了繁华热闹的市场。这两句反映了社会变迁,既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最后,“白须人立月明中”一句,以白须老人的形象,象征着诗人自己年华老去,站在明亮的月光下,既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思考。整首词在深情的回忆与感慨中结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这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和社会的变迁,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曾廉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集经文为要诀

黄童妙音难可闻,若得三宫存玄丹。

中有童子冥上玄,回紫抱黄入丹田。

闭塞三关握固停,三气右回九道明。

恍惚之间至清灵,散化五形变万神。

千千百百自相连,共入太室璇玑门。

三老同坐各有朋,高拱无为魂魄安。

玉笢金籥常完坚,内守坚固真之真。

真人既至使六丁,内挟列月列宿陈。

物物不干泰而平,百二十年犹可还。

使人长生升九天,上清紫霞虚皇前。

(0)

简何秀才求龙眼栽

顷年曾食荔枝奴,补益令人智有馀。

闻说君家多此木,可能分干入吾庐。

(0)

寄楼谦中

三年客扬州,鄙吝谁与晤。

美人海上来,青眼独余顾。

荒凉吊遗踪,每每参杖屦。

败意无俗物,欣快平生遇。

陶丘今杜门,习懒殆成痼。

麈尾挂壁间,琴书自朝暮。

匡山正倚天,枕漱实幽趣。

清壮增笔力,重规谪仙句。

相望越千里,款段不获驱。

何当继畴昔,把手论情素。

惟有月下桐,秋声已如故。

(0)

临江

居然两福地,首尾限清江。

䆗窱芦州抱,晶荧石涧淙。

泼云秋䆉稏,割雨晓舽艭。

愁绝村南舍,驯鸡对小窗。

(0)

寄范司理

郡南郡北叫呼间,砚席相望聚首难。

笑我性灵偏忍饿,怜君风韵似无官。

傥来富贵能多与,不朽文章倍好看。

莫怪参寻颇疏缓,鞋穿衣薄怯霜寒。

(0)

岁宴·其二

岁宴知何事,低徊恋醉乡。

衰残三十老,岑寂五更长。

识字初无益,医愁未有方。

一杯寅卯举,天下又兼忘。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