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中至锦缝,金针双锁备。
- 鉴赏
这首诗《颂古(其四)五位》由宋代僧人释慧兰所作,以禅宗的智慧和哲理为内涵,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兼中至锦缝,金针双锁备。”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精细的刺绣画面,兼中的技艺使得绣品如同锦缎般华美,而金针的运用则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双锁的比喻寓意着技艺的精妙与和谐。这里不仅赞美了刺绣艺术的精湛,更隐喻了在人生道路上追求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靴头线绽足知音,有耳不临流水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靴头线绽,象征着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遇到困难或挑战,也能像靴头的线一样坚韧不拔,展现出内在的力量。知音的比喻,则强调了理解与共鸣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有耳不临流水流”则是一个巧妙的转折,意在说明即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内心坚定,就能保持自我,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有耳”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感知力,提醒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追求内在的平衡、理解与坚持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首艺术作品,更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探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葵榴
南风催送东风去,锦绣离披万花树。
眼前富贵竟成尘,喜有葵榴供逸趣。
我爱丹心向太阳,肯随桃李争芬芳。
更喜朱英喷真火,累累成实包天浆。
飞蝇不到宫庭肃,隐几相看乐幽独。
窗前一雨洗深红,更露本来真面目。
藩维事简守真一,鼓罢虞琴玩湘帙。
兴来咏物适閒情,一笑优游且消日。
感寓·其八十七
吾观天下理,聚散不可期。
纣聚尘台财,武王乃散之。
财聚则民散,古语岂吾欺。
财散则民聚,君人所宜思。
此理自分晓,而人多自迷。
矧兹聚敛臣,为利日孳孳。
财乃民之命,民则邦之基。
观风亦何人,能无采吾诗。
感寓·其四十五
吁嗟兹世人,居官多老饕。
孜孜慕名位,焉知奔竞劳。
权门炙手热,冰山与天高。
绥绥乞昏夜,白日矜所遭。
相君喜松寿,凉州博葡萄。
好官我自为,笑骂空嘲嘈。
君看柄臣第,车马何滔滔。
幽人方寂寞,闭门读离骚。
关山月
关山月,居人见月伤离别。
结发从军二十年,茫茫万里音书绝。
黄沙碛里无人烟,健儿来往横戈鋋。
有时夜渡黑河水,纵横万骑乘冰坚。
千钟马湩名王醉,毡帐夜寒人不睡。
朝来下令又南侵,一曲秋笳堪堕泪。
北兵恃力南兵靡,东窜西逃知有几。
吁嗟健骨委边尘,半是春闺梦中鬼。
良人一去戍萧关,惆怅于今竟未还。
独怜今夜关山月,应照刀痕与箭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