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逼仄(bī zè)的意思:形容狭小拥挤的环境或空间。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吹笙(chuī shēng)的意思:指吹奏笙的音乐声,比喻虚假的言辞或虚有其表的行动。
明处(míng chù)的意思:指显而易见的地方或情况。
容身(róng shēn)的意思:指暂时找个地方住宿或逗留。
洒尘(sǎ chén)的意思:洒扫尘土,指清扫整理。
上月(shàng yuè)的意思:指上个月,表示时间的过去。
拾翠(shí cuì)的意思:拾取翡翠,比喻寻找珍贵的事物。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中藏(zhōng cáng)的意思:中间隐藏着。
- 注释
- 洞门:洞口。
苍藓:青苔。
逼仄:狭窄。
不容身:无法容身。
虚明处:明亮开阔的地方。
窈窕人:美丽的女子。
吹笙:吹笙声。
桥上月:月光下的桥头。
拾翠:春天的活动,采摘花草。
洞南春:南边的洞穴充满春意。
往往:常常。
萧然:清冷的样子。
雨洒尘:雨后洒落尘埃。
- 翻译
- 洞口长满了青苔,狭窄得无法容身。
听说有个明亮开阔的地方,藏着美丽的女子。
在月光下的桥头吹笙,春天在南边的洞穴拾翠。
人们常常来到山下,雨后清冷,只有风尘洒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而神秘的洞穴景观,以苏辙的笔触展现出北宋时期文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与探索。首句“洞门苍藓合”,形象地刻画出洞口被青苔覆盖的古老与封闭,暗示着洞内的隐秘与奇幻。接下来的“逼仄不容身”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狭窄,增加了探奇的心理期待。
诗人笔锋一转,通过“传有虚明处”暗示洞中有明亮的空间,可能隐藏着意想不到的美景,而“中藏窈窕人”则借用了神话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让人想象洞内可能居住着仙女般的灵秀人物。
“吹笙桥上月”描绘了在月光下,似乎能听到洞外有人吹奏笙簧,增添了宁静而诗意的氛围。而“拾翠洞南春”则将读者带入春天的洞南,想象着女子们在此采集花草的场景,使得洞穴生活显得生动而富有生机。
最后两句“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则描绘了游人络绎不绝地来到山下,享受这份清幽,雨点洒落,仿佛洗尽尘嚣,给人以超脱世俗的宁静感受。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女洞的神秘与美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和谐共处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