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皮题壁》全文
- 注释
- 榴皮:榴树的皮,这里可能指代古人的书房或藏书之处。
烟火语:指世俗的喧嚣或烟火气,与文学创作形成对比。
坡仙:指苏轼,因其号东坡居士,故称坡仙。
三和馀:指苏轼对某首诗的三次和诗,表示赞赏和回应。
留芳:指美好的名声或作品流传后世。
斓斑藓壁:斑斓的苔藓覆盖的墙壁,形容古朴而有历史痕迹的环境。
无书:不再需要新的文字记录,暗示了这些诗词已经足够丰富。
- 翻译
- 榴皮不再有烟火气息,坡仙的优美诗篇多次回应。
从此它的芬芳应该不会消散,斑斓的苔藓墙壁上无需再书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任郑的作品,名为《榴皮题壁》。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每个字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的情感。
“榴皮不见烟火语”一句,榴皮指的是榴莲果实的外皮,这里比喻为诗人隐藏在平凡之中,其才华和内涵并未完全展现。烟火语则是指世间的繁华与喧嚣,但诗人却不愿意随波逐流,保持着一份超然物外的淡定。
“隽咏坡仙三和馀”中,“隽咏”是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而“坡仙”则指的是李白,他在诗歌创作上追求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境界。"三和馀"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个人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
“从此留芳应未歇”这句,通过“留芳”二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不懈追求、欲将自己的才华永远留存于世的愿望。"应未歇"则是说尽管时代在变迁,但这种精神和理想却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斓斑藓壁可无书”最后一句,诗人通过对墙壁上斓斑(即文字或图案)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即便是简单的壁画,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不需要过多的言辞。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信,以及他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个人才华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