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介然馆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宁两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饭于南台口占两绝戏之介然住庐山二十年尚能详说山中之胜·其二》
《介然馆道林偶入聚落宿天宁两昔雨中思山遂渡湘饭于南台口占两绝戏之介然住庐山二十年尚能详说山中之胜·其二》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楞伽本在海中央,钵具悬知挂旧房。

不泛木杯惊俗眼,一蓑烟雨渡潇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惊俗(jīng sú)的意思:使人感到惊讶或震惊的事物,违背常规或传统的行为或言论。

楞伽(léng jiā)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不明事理。

俗眼(sú yǎn)的意思:指世俗的眼光或常人的眼睛。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悬知(xuán zhī)的意思:指对某事情的结果或者真相心中没有底,感到担忧或者不安。

中央(zhōng yāng)的意思:指的是地位崇高、权力集中的中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介然在雨中渡过湘江,前往南台吃饭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介然对庐山山水的深厚情感与熟悉。首句“楞伽本在海中央”以楞伽山比喻庐山,强调其地理位置的险峻与独特。次句“钵具悬知挂旧房”则表达了介然对山中生活的习惯与适应,他的行囊和日常用品都已挂在了熟悉的房舍中。第三句“不泛木杯惊俗眼”则暗示了介然的生活方式与世俗不同,他不使用普通的木杯,而是有着与众不同的饮茶习惯,这自然会引起旁观者的惊讶。最后一句“一蓑烟雨渡潇湘”生动地描绘了介然在烟雨蒙蒙中渡过湘江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体现了介然从容不迫、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介然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他对庐山山水的深厚情感以及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闰三月

春残逢闰日舒长,何处游人尚着忙?

漫道花深催绿酒,转愁官厄似黄杨。

空斋药里耽新病,微雨瓜田忆故乡。

郎署从来能滞客,古今奚但有冯唐。

(0)

游嵩山诗十二首,并序·其六

京洛名园翳绿芜,何如珠树满仙都。

周遭峦嶂团城阙,朝暮云烟写画图。

剩有声名高四岳,为传灵响效三呼。

不知历代登封者,若个能餐九节蒲。

(0)

游华山诗十二首·其七

崚嶒十步已三休,错认山腰是上头。

客子魂惊啼越鸟,仆夫力尽喘吴牛。

莺花已报青春晚,霜月先传白帝秋。

谁见黄河小如带,微茫一气罩神州。

(0)

和吴翁晋梅花诗十三首·其十

东阁栽来大几围,古今清梦眼中稀。

应怜国色羞红粉,始信山人是白衣。

旷野萧疏幽兴发,闲堂寂静宦情微。

五陵年少如相问,不用披裘更策肥。

(0)

和吴允兆秋草诗十二首·其八

步出溪桥俨画图,残黄衰绿满平芜。

泥寒归燕能留否?露重啼螀近有无。

故国田园荒径没,前朝陵阙野烟孤。

古来兴废皆如此,一笑牛山只自愚。

(0)

燕京中秋十五首·其六

云叶轻盈护月华,古堂虚白晚栖鸦。

管弦人世新番曲,霓羽天孙自一家。

泛渚可能期太乙,占星还欲摘匏瓜。

丹砂未就残双鬓,此夕秋思未有涯。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