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酬德(chóu dé)的意思:回报他人的恩德或善行。
福祉(fú zhǐ)的意思:指幸福和安康的状态,也可以指社会的福利和民众的幸福。
高年(gāo nián)的意思:指年龄大、年纪长。
公道(gōng dɑo)的意思:公平正义的原则和道德标准。
抠趋(kōu qū)的意思:形容人贪婪,吝啬,不舍得花钱。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浅薄(qiǎn bó)的意思:指思想、知识或见识浅陋,缺乏深度和广度。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先公(xiān gōng)的意思:指在某一事物或某一领域中排名第一,具有最高地位或最高权威的人。
逸思(yì sī)的意思:指思考问题或解决问题时思维敏捷、灵活而深入的思考方式。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赠鸥江徐老先生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徐老先生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徐老先生与“童子”、“先公”进行对比,突出了徐老先生在道德和学问上的卓越成就。
首句“童子抠趋日”,以“童子”比喻初学者,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如同追赶太阳一般。这里暗含着对徐老先生教导之功的肯定,以及对年轻学子们勤奋学习的鼓励。
接着,“先公道谊俱”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徐老先生在道德和友谊方面的高尚品质,与“童子”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作为师长的权威和人格魅力。
“凄凉嗟岁远,福祉似公无”两句,通过感叹岁月的流逝,表达了对徐老先生长久以来为社会带来福祉的感慨。这里的“福祉”不仅指物质上的帮助,更包含了精神上的启迪和道德上的引领。
“逸思还堪赋,高年不用扶”则赞扬了徐老先生即便年事已高,依然保持着丰富的思想和独立的生活能力,不需要他人扶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执着追求。
最后,“独惭浅薄者,酬德志犹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识浅薄的自谦,同时也表达了对徐老先生深厚德行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未能完全回报其教诲之恩的遗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比和抒情,展现了对徐老先生的崇高敬意和深刻怀念,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学识不足的自省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