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王(bǎi wáng)的意思:形容非常强大、无敌的力量。
焚书(fén shū)的意思:焚书指的是烧书,原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焚烧了许多古代文献。后来,焚书成为指禁止读书、破坏文化和知识的行为。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论才(lùn cái)的意思:评价一个人的才能或能力。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王道(wáng dào)的意思:指君主或者领导者必须以公正、正义、宽容和富有道德的方式来治理国家或者管理事务。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次韵答友人(其三)》,虽然题目中提到了“次韵”,但这里只有四句,且没有给出完整的诗作。从这四句来看,它似乎是对历史事件的感慨,提及了庾信在江南早年的哀愁以及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首句“庾信江南早赋哀”引用了庾信的典故,庾信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被北周强留,他在江南写下许多哀婉的诗篇,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身世的悲凉。这里的“哀”字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忧郁之情。
第二句“平生萧瑟漫论才”进一步强调了庾信的才华与命运的不济,"萧瑟"一词寓含了他一生的落寞,"漫论才"则暗示了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和施展。
第三句“百王道尽焚书日”可能是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时期,象征着文化与知识的毁灭,也可能暗指社会动荡的时代。
最后一句“谁遣窥江虏马来”以疑问形式表达对敌军入侵的愤慨,"窥江虏马"形象地描绘了外敌侵犯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庾信的典故,结合历史背景,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深沉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一早春
春点烟红,露晞新绿,土膏渐香。
散懒慵情性,寻幽选静,一筇烟雨,几处松篁。
恨我求闲,已成迟暮,石浅泉甘难屡尝。
犹堪去,向清风皓月,南涧东冈。如今雁断三湘。
念酒伴、不来梅自芳。
幸隐居药馆,孙登啸咏,从容云水,无负年光。
且共山间,琴书朋旧,时饮无何游醉乡。
归常是,趁前村桑柘,犹挂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