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业(bà yè)的意思:指占据权力和地位,统治一方或一国的事业。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大节(dà ji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有节操,能守住底线。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伏莽(fú mǎng)的意思:指隐藏在暗处的力量,也用来形容隐藏在背后的强大势力。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海烽(hǎi fēng)的意思:海上的烽火,比喻海上警报。
虎头(hǔ tóu)的意思:指强悍、勇猛的领导者或者首领。
戡乱(kān luàn)的意思:平定混乱,恢复秩序
闽粤(mǐn yuè)的意思:指福建和广东两个地方。
奇勋(qí xūn)的意思:指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事迹。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遐方(xiá fāng)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或远方的方向。
效忠(xiào zhōng)的意思:忠诚、忠心耿耿地为国家、事业或领导效力。
形势(xíng shì)的意思:形势指的是某一特定领域或局势中的情况和态势。
一代(yī dài)的意思:指同一时代的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虔州的历史与现状,既有对过往英雄事迹的缅怀,也有对当前和平局面的庆幸。首联“形势从来说虎头,登临易动古今愁”以虎头比喻虔州的战略地位,登高望远,自然引发古今之愁,既包含了对历史的感慨,也暗含着对现实的忧虑。颔联“卢谭霸业怀陈迹,闽粤岩畺控此州”提到古代的霸业和地势,暗示了虔州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同时通过“陈迹”二字,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惋惜。
颈联“戡乱奇勋高一代,效忠大节并千秋”赞美了虔州在平定叛乱中的卓越功勋,以及忠诚不渝的精神,将虔州的历史贡献与道德风范提升到崇高的境界。尾联“幸逢四海烽烟息,谁念遐方伏莽留”则表达了诗人对当今和平时代的庆幸,同时也对偏远地区可能存在的不安定因素表示担忧,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安宁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虔州历史与现实的描绘,展现了对过往英雄的敬仰、对和平时代的珍惜,以及对国家统一稳定的深沉思考,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夏雨叹
六月溧阳三日雨,山田喜足低田苦。
学中亦有北铃圩,低处水深三尺许。
秧苗浸倒根已浮,再种何由能入土。
老夫寓居西郭外,厌听村村蹋车鼓。
唇焦面黑嗟农夫,此生悔不业樵渔。
有山可采水可钓,免得晓夜忧耕锄。
去年一熟才了逋,今年再熟力始舒。
岂期不待稻花白,并随荇藻归江湖。
溧阳近与丹阳接,不雨由来三数月。
河流浅涩田乾枯,练湖放水通舟楫。
人间既是寒暑同,天上何为雨旸别。
愿移此雨慰彼心,还我朱明作炎热。
辛未中元记梦梦与一僧谈世事良久问答中有凡事如此汝曹勉之之语既而造一境如仙家居厥明用梦中八字为偈末章反骚·其七
捣荠餐铁杵,此味知者鲜。
乘车入鼠穴,闻者知其舛。
打铁作门限,鬼笑定不免。
点雪红炉中,达观理甚显。
当局自然迷,正欠拨一转。
上马奔前程,此著须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