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栗怜通子,牵窗厌衮师。
《痴儿》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痴儿》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孩子的深切关怀与爱意。
首句“索栗怜通子”,以“索栗”形容孩子因寒冷而颤抖的样子,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怜爱之情。“通子”则指聪明伶俐的孩子,这里用以强调孩子的可爱之处。整句传达出母亲在寒冷中对孩子的细心呵护与疼惜。
次句“牵窗厌衮师”,“牵窗”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依恋母亲,紧贴窗户的情景,表现了孩子对外界的好奇与依赖。“厌衮师”则是通过反语的方式,表达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并不厌烦,而是感到满足和安心。这句诗巧妙地展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接下来,“天心憎早慧”,诗人将孩子的早慧比作一种不被上天所喜的特质,暗示了社会或家庭中对早熟孩子的某种偏见或压力。这种比喻既增加了诗歌的深度,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教育与成长问题的思考。
最后,“不敢怨儿痴”则直接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包容与理解。即使孩子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行为或特质,母亲也不抱怨,而是选择理解和接纳。这一句体现了深厚的母爱,以及对孩子的无条件支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深沉,同时也反映了对孩子个性差异的理解与尊重。黄景仁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家庭关系中的温暖与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嘉禾瑞麦诗
萋萋禾苗,在彼东阡。有黍有粟,灵雨膏焉。
益之霢霂,稼滋蕃鲜。一茎三穗,兹岂偶然。
父老佥曰,我尹仁贤。尹不自居,功归于天。
和德于上,吾皇惟乾。臣则坤道,代终无愆。
卓哉令尹,君子谦谦。我昔持节,宛洛十年。
作人无效,永负鱼鸢。披彼感愧,旱麓之篇。
安得嘉谷,于仞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