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名扬万寿,峰势压千岚。
宝网鸿祥集,璇池浩泽涵。
载赓天保什,长愿祝如南。
这首诗描绘了万寿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人以“选胜廓精蓝,延禧资释昙”开篇,巧妙地将万寿山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这座山的崇敬之情。接着,“山名扬万寿,峰势压千岚”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万寿山的巍峨与神圣,仿佛其山峰能压倒千山,彰显出其独特的地位和魅力。
“宝网鸿祥集,璇池浩泽涵”则进一步描绘了万寿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氛围。宝网象征着吉祥与福瑞的汇聚,而璇池则代表了深邃与广阔的水源,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山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寓意着这片土地上文化的繁荣与滋养。
最后,“载赓天保什,长愿祝如南”表达了诗人对万寿山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的深深祝福与敬仰,希望它能够永远繁荣昌盛,如同南方的阳光一样温暖而持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万寿山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座山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传递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
茫茫,苍苍。青山,绕千顷。波光,新秋露风荷吹香。
悠飏心地翛然,生清凉。
古岸摇垂杨,时有白鹭飞来双。
隐君如在,鹤与翱翔。老仙何处,尚有流风未忘。
琴与君兮宫商,酒与君兮杯觞。
清欢殊未央,西山忽斜阳。
欲去且徜徉,更将霜鬓临沧浪。
喧呼国西门,驿使通万里。
十亭传一马,日夜不得止。
枯肠嗛刍豆,瘦骨系辔箠。
力尽求未息,忽已仆泥滓。
死者既不补,存者行复尔。
闻古至治世,微物均福祉。
不壅王泽流,其先在官理。
国家富郡邑,一板万生齿。
付与有失宜,得无马之似。
投鞍坐太息,春为悲风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