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县道中二首·其二》
《折县道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紫沙随马细如筛,虎阜龙冈尽此驰。

正望长安不回首,行人休赋灞陵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灞陵(bà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离开原来的环境、位置或状态。

不回(bù huí)的意思:不再回来或不再回去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虎阜(hǔ fù)的意思:指勇猛的将士,战斗力强大的军队。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注释
紫沙:暗指紫色的土壤或尘埃。
马:骑马的人。
细如筛:形容沙土非常细小。
虎阜:地名,指南京的虎踞山。
龙冈:地名,可能指南京的龙蟠里。
尽此驰:尽情奔驰。
正望:正期待。
长安:古都长安,这里代指京城。
不回首:不再回头。
行人:过客,此处指骑马的人。
赋:吟诵,作诗。
灞陵诗:指唐代诗人常在离别时在灞陵(今西安东)作诗。
翻译
紫色的沙土随着马蹄翻飞,如同细筛般细腻,
虎阜龙冈这些名胜都任由马儿疾驰而过。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人行走在大自然中的情怀与感受。首句“紫沙随马细如筛”以生动的比喻形象,传达出道路上细小的尘土随着马蹄而扬起,如同筛子中筛出的细粉一般,表现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劳顿。

接着,“虎阜龙冈尽此驰”则描绘了一番雄伟的山川景色,其中“虎阜龙冈”象征着峻险而又神秘的自然景观,而“尽此驰”表明诗人似乎要穿越这片广袤的山脉,显示出一种坚定的意志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第三句“正望长安不回首”,则透露出了诗人心中的向往与执着。这里的“长安”是古都之名,也象征着文化中心和政治权力的所在。诗人虽身处旅途,目光却坚定地投向那遥远的地方,不去回顾过往,只注视前方,这种情感表露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末句“行人休赋灞陵诗”,则是诗人的一番自嘲。灞陵本为古代诗人常游之地,后来也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而这里诗人却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再去赋诗于此处,或许是因为前人的诗篇已多,或许是出于对自我的一种超脱和反思。在这句话中,诗人展现了一种淡然、豁达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的细致描绘,以及对远方理想的坚定追求,流露出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同时又透出一丝超脱尘世的淡泊情结,是一首蕴含深意且情感丰富的佳作。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秋汎

烟拖高柳荡秋姿,落照寒蝉故故悲。

放棹归来月初上,风吹荷叶断残丝。

(0)

秋日登屏山

树密影重重,秋声万壑同。

不知山上月,刚到竹林东。

(0)

高詹事澹人得当湖冯氏耘庐旧业分别馆一区为余卓锡地漫赋四章志欣感之意寄詹事·其一

杖锡穷幽径,居然是辟疆。

爱鸥先浚水,驯鹤亟谋粮。

金粟围香国,昙花落宝床。

嗟余迟暮眼,烟月近微茫。

(0)

秋雨

洒竹骤鸣秋易知,兼风况打败荷池。

茅檐一夜溜声里,想起石梁听瀑时。

(0)

范涵辉舟中同叔遂照渊赋

舟稳客贪载,心閒水益空。

翻从迷误所,得趣烟波中。

花乱触飞鸟,草腥过钓翁。

习知云厂路,犹惑浦西东。

(0)

南山别墅

了心但书卷,梦不混区寰。

睡起偶得句,开门时见山。

小渠春溜急,断雨落花閒。

日暮闻吹笛,樵人隔浦还。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