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三》
《自大同至西口四首·其三》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骏骨来蕃种,名荼出富阳。

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蹴地云白,临垆早酎香。

和戎真利国,烽火边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防(biān fáng)的意思:边界的防卫。指国家、地区或军队为了保卫边境不受敌人侵犯而采取的防御措施。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和戎(hé róng)的意思:和平相处,不战而屈人之兵。

骏骨(jù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骨骼强壮,身体健康。

酪奴(lào nú)的意思:形容人受到压迫或奴役,无法自主。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天马(tiān mǎ)的意思:形容思维或想象自由奔放,不受拘束。

云白(yún bái)的意思:形容白得像云一样洁白无瑕。

蹴地(cù dì)的意思:指愤怒、兴奋至极的跺脚,形容心情激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与内地的交流,以及民族融合带来的变化。"骏骨来蕃种,名荼出富阳",骏马从远方带来异族的品种,名贵的茶产自富阳,展现了边疆与内地在物产上的交流。"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每年都有天马到来,边疆人民为迎接这些珍贵的马匹而忙碌,反映了边疆与中原在贸易上的互动。"蹴地秋云白,临垆早酎香",秋天的草原上,白云低垂,临近酒肆,早早就弥漫着醇厚的酒香,描绘了一幅边疆生活的生动画面。"和戎真利国,烽火罢边防",通过和平共处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发展,也使得边境得以安宁,不再有战争的烽火,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利益的考量。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与内地之间的文化交融与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赠地理师

素业承家学有师,江湖声誉旧闻知。

风生客座谈天处,云满山衣相地时。

已向支干搜隐秘,更於龙虎探幽奇。

何当示我青囊术,为尔凭轩一赋诗。

(0)

送人之京

江亭客散敛馀晖,忽听离歌泪满衣。

沧海惊蓬浮世在,青春得桂少年稀。

梅边飞雪行人度,雨外空江去雁微。

明到长安春更好,五陵花柳正依依。

(0)

三用韵自警

诗亡然后春秋作,灾异不独书雨雹。

一朝夹谷会强齐,片言立使莱兵却。

当时门人谁好学,陋巷独称颜氏乐。

后人往往学术偏,自谓圣贤堪比肩。

董贾犹存二三策,荀扬其然岂其然。

易经王弼诗郑玄,春秋何休礼服虔。

东南之美仅竹箭,肃慎楛矢何曾见。

千载之下得程朱,梦见圣人犹觌面。

六经自此昭日星,伊洛未觉洙泗远。

我生独后此数公,望道未见心忡忡。

秋霜暗添短鬓白,春酒不借衰颜红。

忧来中夜恒叹慨,犹幸平生守三戒。

志勤道远力已微,夙兴夜寐心长在。

春风花开秋叶飞,岁不待人知不知。

青年幸从君子学,白头庶免小人归。

(0)

琴操五首·其五闵兰

兰生兮湑湑。敛厥华兮混萧艾而群。

处世罔余知兮繄其所。孰植于门兮芳以贾。

患蹇捋锄兮曷返质乎空山。

视世奚悲兮嗟嗟乎尔兰。

(0)

柬陈徵君

匣里干将席上珍,中吴人物见斯人。

才名籍籍今谁敌,世议悠悠若未伸。

近喜丘园俱束帛,可能江汉独垂纶。

太玄自是精微学,却笑扬雄反误身。

(0)

樵逸诗二首为徐徵士赋·其一

石室棋残鹤梦醒,自添沈水注茶经。

山中岁晚知无事,还傍松根斫茯苓。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