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余沙尽白,关外柳先黄。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城窟(chéng kū)的意思:指城墙内的房屋,比喻安全的地方或者隐藏的地方。
登览(dēng lǎn)的意思:指上山或高处游览、观赏。
风紧(fēng jǐn)的意思:形势紧迫,危机临近。
关外(guān wài)的意思:关外指的是中国古代的边疆地区,特指长城以外的地方。在现代汉语中,关外也可以用来指代离开熟悉的环境,远离家乡的地方。
呼鹰(hū yīng)的意思:呼唤鹰雀,比喻唤醒沉睡的人或激发人的斗志。
凌寒(líng hán)的意思:忍受严寒,克服困难。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踏晓(tà xiǎo)的意思:踏上黎明时分,意为早晨初起或黎明时分。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战场(zhàn chǎng)的意思:战争发生的地方或进行决战的地方。
紫塞(zǐ sāi)的意思:紫色的关隘,指险要的关隘或边塞。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赵翼所作的《再出古北口》,描绘了秋天塞外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首句“紫塞秋风紧”,以“紫塞”代指边塞,秋风之强劲暗示了边地气候的严酷;“凌寒踏晓霜”则写出诗人不畏严寒,早起出行的情景。接下来,“潦余沙尽白”描绘了雨后沙地的洁净,而“关外柳先黄”则点明了季节转换,边关柳树已显黄色,显示出秋季的到来。
诗人行至长城,“饮马长城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特色,而“呼鹰古战场”则寓含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以及对英勇战斗精神的追忆。最后两句“平生登览兴,敢惜鬓毛苍”,表达了诗人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然怀有豪情壮志,不畏岁月流逝,敢于在登览中寻求人生乐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边塞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历史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和吴此民送春韵
九十韶光,惊又见、刺桐花落。
春去也、愁人情绪,不禁离索。
桃坞霏霏红雨暗,柳堤漠漠香绵薄。
恨东风、一夜太无情,都吹却。功名念,平生错。
尘土梦,今朝觉。有一尊分甚,圣清贤浊。
听我高歌如不饮,何人绿鬓长如昨。
况东君、动是再相逢,轻年约。
齐天乐.寿王伯起
庭柯一叶炎曦淡,秋光宦情相似。
驷马争驰,千帆竞送,不羡纷纷时辈。
随缘赋禄,庆官府清明,纪纲兴起。
暇日吟鞍,湖山公案更兼理。
将军犹自未老,旧时供奉曲,还有风致。
拄笏西山,蟠螭北海,却是君家盛事。
佳辰雅聚,且满引霞觞,坐看芝砌。
富贵长年,四时谈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