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包轻溅水,渔灶冷炊云。
酒好休教尽,诗悭却自欣。
昼闲贪睡稳,独被不须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宁静生活和内心的自得其乐。开篇“再宿离城邑,全无世俗氛”表明诗人远离尘嚣,身处偏僻的自然环境中,脱离了世间的喧闹与俗务。
接下来的“僧包轻溅水,渔灶冷炊云”则是对这片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诗人观察到僧人的行囊轻触水面,而渔夫(渔民)则是在清晨的寒气中慢慢地煮饭,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朴实的生活场景。
“酒好休教尽,诗悭却自欣”透露出诗人对美酒与诗歌的享受和满足。他不需要别人的教导来体会这些生活小愉悦,而是自己就能从中获得乐趣。
最后,“昼闲贪睡稳,独被不须熏”则写出了诗人在白天时的悠闲与安逸。诗人沉迷于舒适的午休,不需要任何香熏来保持衣物的清新,这种生活状态充满了惬意和自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生活片段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境。
坐上羽觞釂,水际洧衣褰。
适兹胜赏,风轻云薄有情天。
不用船舷悲唱,真俯阑干小海,乐事可忘年。
莫向歌珠里,却叹鬓霜鲜。送朝潮,迎夕汐,思茫然。
知他禊饮,此地过了几千千。
既有相催春夏,自解转成今古,谁后更谁前。
堪笑兴怀客,不似咏归川。
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
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
应有风骚归健笔,可无尊酒付扁舟。
因君更起家园兴,梦寐思从几杖游。
蔚林妖血扫已除,桂林剜肉补未苏。
玉清玄帝右是顾,金华散仙南其驱。
下车首问民所苦,踊跃近前争告语。
醋缗苛敛重伤农,醝钞抑敷良困贾。
小断于独大叫阍,一呼痛拔百蠹根。
连营坐卧老将校,万里耕桑长儿孙。
足醉于湿殊未醒,奏函频以中州请。
十行洒渥下九天,两踵腾辉轻五岭。
五更黄道烟霏霏,追随列宿朝紫微。
三寸舌沃万乘渴,一丸药起四海痿。
君臣道合有馀美,乞以属之门弟子。
区区抚字得闲功,一一编摩为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