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有馀量,事了岂留踪。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自 隆 兴 还 游 至 德 观 宋 /曾 丰 水 眼 通 三 岛 ,波 心 涌 一 峰 。两 岸 悬 石 稳 ,千 古 怒 涛 樁 。呵 剑 敺 游 蜃 ,鞭 雷 起 蛰 龙 。仙 人 有 余 量 ,事 了 岂 留 踪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心(bō xīn)的意思:指人心起伏不定,变化无常。
雷起(léi qǐ)的意思:指形势突然变得紧张或危险。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怒涛(nù tāo)的意思:形容猛烈汹涌、势不可挡的波涛,比喻声势浩大、威力强大的力量。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三岛(sān dǎo)的意思:指三个岛屿,比喻相隔甚远或毫无联系的三个事物。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悬石(xuán dàn)的意思:指悬在山崖上的巨石,形容危险不稳定的局面或事物。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景图。诗人以水眼和波心为视角,将江中的岛屿和山峰生动地展现出来,仿佛它们在水面上跳跃。"两岸悬石稳"形象地刻画了两岸峭壁上稳固的奇石,与激流形成鲜明对比。"千古怒涛桩"则强调了江水力量之大,即使历经千年,仍能激起滔天巨浪。
接下来,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将剑气和雷声融入景色中,通过"呵剑驱游蜃"和"鞭雷起蛰龙",赋予江水神话般的色彩,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仙人有馀量,事了岂留踪"表达了诗人对超然世外的仙人境界的向往,以及对世间纷扰的淡然态度,暗示了诗人完成使命后不留痕迹的洒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山水的壮美,又寓含哲理,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