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三日至鄱阳·其一》
《七月三日至鄱阳·其一》全文
宋 / 王十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我来鄱君山水州,山水入眼迟留

绝境遥通云锦洞,清音下瞰琵琶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迟留(chí liú)的意思:迟延逗留,拖延不去。

绝境(jué jìng)的意思:处于极度困难、危险的境地。

君山(jūn shān)的意思:指君主的山,比喻高山峻岭。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清音(qīng yīn)的意思:指声音纯净悦耳,没有杂音。

入眼(rù yǎn)的意思:指引人注意、显眼、引人注目。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下瞰(xià kàn)的意思:从上往下看,俯视。

云锦(yún jǐn)的意思:云锦是指织物上的花纹或图案,形容色彩繁多、绚丽多彩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十朋在七月三日到达鄱阳时所见的山水之美。他被这里的自然景观深深吸引,流连忘返。诗中提到的“云锦洞”和“琵琶洲”,都是富有诗意的地名,分别以色彩与音乐为喻,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和谐。

“我来鄱君山水州,山水入眼常迟留。” 开篇即点明地点与心境,诗人对鄱阳的山水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与情感,以至于不愿离去。“迟留”二字生动地表达了他对美景的沉醉与不舍。

“绝境遥通云锦洞,清音下瞰琵琶洲。”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鄱阳山水的特色。云锦洞,以其色彩斑斓如云锦而得名,象征着山水间的奇幻与美丽;琵琶洲,则以其形状与音乐家演奏琵琶时的景象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通过“遥通”与“下瞰”的视角转换,诗人巧妙地展现了山水之间的联系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鄱阳山水的独特魅力,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

作者介绍
王十朋

王十朋
朝代:宋   字:龟龄   号:梅溪   生辰:1112-1171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猜你喜欢

寄题太和丞公沈君公馆亭台四咏·其三成蹊亭

红雨未随风,白雪忽满枝。

祇今正月尾,政是断肠时。

(0)

晓过新安江望紫阳山怀朱元晦

紫阳山下紫阳翁,今住闽山第几峰。

退院归来罢行脚,被他强占一江风。

(0)

胡英彦得欧阳公二帖盖训其子仲纯叔弼之语其一公自书之其一东坡书之英彦刻石以遗朋友吾叔父春卿得一本有诗谢英彦和焉万里用其韵以简英彦

圣处眇安在,谈者一何易。

注瓦矜细巧,岑鼎丧良贵。

群儿有新舌,六学无故意。

向来孟韩息,不有欧苏继。

庸知后死者,未渠乡愿弃。

同时鸱鸦噪,并起爪觜利。

两公察膏肓,与世作姜桂。

挟山初作难,破竹忽乘势。

双明日配月,再立仁与义。

我有香一瓣,恨不生并世。

厥今圣域里,澹叟真守器。

怪来兰玉秀,渠以清白遗。

当家有学林,满腹惟典记。

人间市井言,眼底寇雠视。

独于两公帖,费此半生喜。

麝煤叩山骨,卧听丁丁美。

令我竹林老,亦复拜嘉惠。

敢云赓绝唱,颇欲与兹事。

朝来窗几爽,尽室问何瑞。

宝帖更新诗,小子汝其志。

(0)

幽居三咏·其二云卧庵

十年两袖软红尘,归濯沧浪且幅巾。

不是白云留我住,我留云住卧闲身。

(0)

赠别罗时清

四岁相从亦快哉,东游兴尽却西回。

诗中风月无疆界,圣处宫庭元洞开。

握手论文两凄断,登山临水重徘徊。

亦山亭下梅花径,明日先生独自来。

(0)

秋日见橘花二首·其二

不夜非关月,舞风也自香。

著花能许细,落子不多长。

玉糁开犹半,金须撚更强。

得秋何恨晚,映暑却生凉。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