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古.感征夫家》
《集古.感征夫家》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臂上彫弓百战勋,居延城外又移军

不知万里沙场苦,犹自笙歌彻晓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战(bǎi zhàn)的意思: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形容经验丰富、战功卓著。

彻晓(chè xiǎo)的意思:完全明白,彻底了解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移军(yí jūn)的意思:指军队转移或调动。

犹自(yóu zì)的意思:仍然、依然

战勋(zhàn xūn)的意思:指在战斗中获得的功勋和荣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征夫的生活境遇与家庭的思念之情,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情味。

首句“臂上雕弓百战勋”,形象地刻画了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兵,他的臂上佩戴着雕饰精美的弓箭,这不仅是他英勇战斗的象征,也是他无数战场经历的见证。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展现了这位战士的英勇与功勋。

第二句“居延城外又移军”,则将读者带入了这位老兵不断迁徙、征战不息的生活状态。居延城,古时边疆重镇,此处用以象征边疆的艰苦环境和频繁的军事调动。这句话不仅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常,也暗示了战士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后两句“不知万里沙场苦,犹自笙歌彻晓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战士们在遥远的战场承受着难以言喻的艰辛与痛苦;另一方面,他们的家人或许仍在家中,享受着平静的生活,甚至可能在夜晚听到远处传来的欢声笑语,这种情境下产生的反差,更加凸显了战争给普通人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牺牲。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牺牲与亲情之间的深刻矛盾,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英勇战士的深切同情。李俊民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这一主题,让人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光辉。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过公载浮丘得稀字

丹丘风日静堪依,隐处犹存旧钓矶。

金液已成仙令去,青山重到故人稀。

云移翠竹当阶乱,鸟挟霜蓬隔水飞。

白发渐惊秋色里,相携须就芰荷衣。

(0)

秋怀·其六

粤王雄据有离宫,翠竹黄花辇路中。

五岭山川馀霸气,百年天地变华风。

沧波日落旌旗动,白露秋高帐殿空。

庾信江南休作赋,汉家城阙正青葱。

(0)

同徐中郎吴给事访李使君郡斋

揖客龙门意未轻,北来风雨滞孤城。

青山不尽檐帷色,浊酒深知傲吏情。

岂谓汉庭疏汲黯,翻令东海重黄生。

漫从华发悲留滞,岳牧于今有大名。

(0)

西庄迟梁少仲林开先过访·其一

林霏将欲敛,瓜地正堪耘。

隔竹频呼酒,开轩一待君。

拿音出浦远,人影过桥分。

莫谓馀西日,临堂见碧云。

(0)

同谦之午憩金口寺石榻上

济胜心无己,看山日暂停。

梦回云屋冷,衣藉石床扃。

佛境看如幻,尘途笑独醒。

僧房无所供,亦自遣沉冥。

(0)

林计部德基同丘使君谦之陈山人汝信自通州泛舟送予至潞河

赖是官曹简,何妨胜事偏。

金章参野褐,青黛倚楼船。

宿鹭惊人起,残虹傍雨悬。

空江回骑吏,留兴绿尊前。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