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陟神坰下,还经禁岭隈。
彤云浮苑起,碧巘到宫回。
鼎叶周家卜,符占汉代灾。
苍松长化石,黑土乍成灰。
城阙(chéng què)的意思:指宫殿和城楼,用以比喻宏伟壮丽的建筑。
春生(ch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由于春天的到来而生长、发展。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低佪(dī huái)的意思:低下、卑劣
鄂申(è shēn)的意思:指人的言谈举止过于傲慢自大,自以为是。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何日(hé rì)的意思:什么时候
化石(huà shí)的意思:指古代动植物或其遗体在地下经过长时间的沉积、石化而形成的矿物质固结体。也比喻保守、僵化的思想或事物。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精灵(jīng líng)的意思:形容聪明灵活,机智敏捷的人。
旧曲(jiù qǔ)的意思:指旧时代的音乐作品或歌曲。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命世(mìng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智慧、作品等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代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和地位。
明楼(míng lóu)的意思:明亮的楼屋,比喻高楼大厦。
起雷(qǐ léi)的意思:形容突然发生巨大的变故或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上陵(shàng líng)的意思:指超越、胜过、高于。
神坰(shén jiōng)的意思:指人的才能超群,非常出色。
生草(shēng cǎo)的意思:
(1).青草;新生之草。《庄子·让王》:“ 原宪 居 鲁 ,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庆藩 集释:“生者,谓新生未乾之草,即牵萝补屋之意也。”
(2).长草。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夫上古至治,民朴而贵本,安愉而寡求。当此之时,道路罕行,市朝生草。”《隋书·循吏传·刘旷》:“﹝ 旷 ﹞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彤云(tóng yún)的意思:形容红云密布的景象。
突兀(tū wù)的意思:形容突然出现或独立于周围环境之外,显得突出而不协调。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兴王(xīng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兴起、称王称霸。
呀庨(yā xiāo)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因被困而无法自由行动。
云浮(yún fú)的意思:形容事物漂浮不定或变化无常。
瞻拜(zhān bài)的意思:虔诚地仰望、崇拜
追陪(zhuī péi)的意思:陪伴在一起,跟随着一起走。
此诗《再谒孝陵》是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诗中描绘了再次登临孝陵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首联“再陟神坰下,还经禁岭隈”,诗人再次攀登至神冈之下,又经过了禁岭的边缘,点明了地点与行程。颔联“精灵终浩荡,王气自崔嵬”则表达了对孝陵内神秘力量和帝王之气的敬畏之情。“突兀明楼峙,呀庨御?开”描绘了孝陵建筑的雄伟壮观,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庄严。
颈联“彤云浮苑起,碧巘到宫回”以云彩和山峦的动态,展现了孝陵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鼎叶周家卜,符占汉代灾”借古代帝王祭祀的仪式,暗示了孝陵作为皇家陵寝的历史地位与深远影响。“苍松长化石,黑土乍成灰”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
尾联“城阙春生草,江山夜起雷”描绘了孝陵周边生机勃勃的春景与夜晚雷鸣的壮阔景象,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力量。“兴王龙虎地,命世鄂申才”赞美了孝陵所在之地的风水宝地,以及历史上杰出人物的才能。“瞻拜魂犹惕,低佪思转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哀思,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沉思考。“上陵馀旧曲,何日许追陪”则寄托了诗人希望未来能够再次与先贤共游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独上山楼上,楼高望尽天。
更无云一点,只有月孤圆。
树老飘黄叶,湖空起白烟。
故园音信断,愁绝不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