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赵提学十月赏菊韵》
《次赵提学十月赏菊韵》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

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

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雪(bái xuě)的意思:指纯洁无瑕的雪,也比喻清白无暇的品德或纯真无邪的心灵。

不论(bù lùn)的意思:无论、不管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葛巾(gé jīn)的意思:指贫穷、卑微的人。

何意(hé yì)的意思:表示询问对方的意图或用意。

江门(jiāng mé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青藜(qīng lí)的意思:指年轻人、青年人。

纱帽(shā mào)的意思:指被人瞧不起、轻视的人。也用来形容某人的地位或身份低贱。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虚传(xū chuán)的意思:指无根据、无事实依据的传闻或传说。

药栏(yào lán)的意思:指医学知识渊博、医术高明的人。

意绪(yì xù)的意思:指情绪、心情、思绪等的变化。

一枝(yī zhī)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一支。

幼妇(yòu fù)的意思:指年轻而寡居的妇女。

幼妇词(yòu fù cí)的意思:指言辞轻浮,举止不端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赵提学在十月赏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赏菊之人的雅致情趣和对菊花的深情厚谊。首句“不论开早与开迟,到处逢花把一枝”展现出赏菊者对菊花的热爱与执着,无论花开早晚,遍寻之处皆要采撷一枝,表现了其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清献插来纱帽重,陶潜醉倒葛巾欹”两句,运用典故,将赏菊者比作古代文人清献和陶渊明,前者以菊花入仕,后者则以饮酒赏菊自乐,形象地描绘出赏菊者的高雅风度和闲适心境。

“青藜不赴先生召,白雪虚传幼妇词”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青藜象征着知识与智慧,但赏菊者并未被这些外在的召唤所吸引,而是沉浸在自然之美中;“白雪”与“幼妇词”则可能暗指某些高深的学问或文学作品,但赏菊者更愿意享受眼前的简单快乐,体现了其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最后,“却对药栏何意绪,江门店酒独斟时”两句,将赏菊者置于一个更为宁静的场景中,面对药栏(可能象征着生活的琐碎)和江门店酒(可能代表世俗的诱惑),赏菊者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独立,独自品味生活中的美好,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赏菊活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菊花的美丽与赏菊者的高雅情趣,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在自然与生活中的精神追求与自我超越,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送人归吴

忽忆湖山景,沿流兴不穷。

孤舟将去夜,绝塞已来鸿。

白发前期近,沧川旧业空。

明时方道在,莫更学渔翁。

(0)

望都雨夜

孤驿萧条风雨夜,夜深窗竹动秋声。

离魂无睡难成梦,却绕长廊独自行。

(0)

离京作

致君才业本无能,恋阙情怀老不胜。

欲过龙津重回首,朣胧初日上觚棱。

(0)

留题郡楼

千里关河一望间,登临长到夕阳还。

欲驱征旆归朝去,更倚高楼看暮山。

(0)

闷书

秋忆故乡魂欲断,晚临寒浦思如流。

归来古屋寒灯暗,能较骚人几处愁。

(0)

早知花木今无主,不把丰碑累放翁。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