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公论(gōng lùn)的意思:公开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奸雄(jiān xióng)的意思:指心机深沉、狡诈狠辣的英雄人物。
老瞒(lǎo mán)的意思:指老实巴交、诚实可靠。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雄志(xióng zhì)的意思:雄志指的是雄心勃勃、志向远大的意思。
一言(yī yán)的意思:一句话,一番话,一番言论
月旦(yuè dàn)的意思:指月亮初出东山,表示时间已经到了晚上。也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月旦评(yuè dàn píng)的意思:指每月的第一天,官员们在朝廷上向皇帝报告政务。
- 注释
- 月旦评:古代评论人物品德的标准,每月初一和十五进行评价。
是非公论:公正的评价标准,指公认的对错判断。
老瞒:曹操的字,这里借代曹操。
奸雄志:形容曹操的野心勃勃,心机深沉。
- 翻译
- 全世界都遵循公正的评价标准,对错的公论一直延续至今。
曹操这样的枭雄,即使胆敢放纵自己的野心,也可能是因为顾虑公众的一句话。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许劭》。诗中表现了对历史人物许劭的赞美与鉴赏。许劭以直言敢谏而著称,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的政治评论家。
首句“四海同推月旦评”表明许劭在其著作《月旦》中所做的评价被天下人共同认可,并且对他的公正评判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这里的“月旦”,即是指古代官府每月初一(日)和十五(夜)进行的政事会议,许劭以其深刻的见解,对当时朝政及人物做出了客观公正的评议。
“是非公论至今存”则强调了许劭的评价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普遍认同,而且这种公正的品评精神一直传承至今,成为后世品鉴人伦、政事的重要参考。这里的“是非”,指的是对是非曲直的分辨,“公论”则体现了许劭评价上的客观与中立。
接着,诗人以“老瞒敢肆奸雄志”表达了对许劭个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老瞒”,是指历史上那些不择手段、心怀鬼胎的人物,他们往往伪装自己以达到某种目的。而“敢肆奸雄志”,则是在赞扬许劭即便面对这些奸佞之人,也敢于直言其不当,表现出他不畏强权的勇气和正义感。
最后,“未必不因公一言”进一步突出了许劭评价上的分量与影响力。他的每一次发言,都可能因此而改变某些事态,或对某个人物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许劭在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认可。
综上所述,于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自己对古代直言敢谏之士的崇敬,更通过对许劭《月旦》评价传承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公正评判精神的传扬和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