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层冰(céng bīng)的意思:层层叠叠的冰,形容冰层很厚或者事物层次很多。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愁煞(chóu shà)的意思:极其忧愁或担心,使人感到非常烦恼或恐惧。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犯寒(fàn hán)的意思:指感受到寒冷。
风尘(f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在纷繁世事中历尽风雨、沧桑变化后依然保持坚强、不屈的品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稽天(jī tiān)的意思:稽天是一个古代成语,意为观察天象、推测天命。
兰成(lán chéng)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端庄,举止优雅。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首望(shǒu wàng)的意思:指首次见到或第一次望见,形容非常珍贵、难得的机会或景象。
朔风(shuò fēng)的意思:指北方的寒冷风。也比喻刚劲有力的风。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皂帽(zào mào)的意思:指以各种方式诬陷他人,使其蒙受冤屈和损害。
中酒(zhōng jiǔ)的意思:指喝酒,特指喝中间一杯。
壮游(zhuàng yóu)的意思:指豪迈地游历山川,展开壮丽的旅行。
-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冬日踏雪寻诗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北方风情与文人雅趣。开篇“皂帽犯寒行”,以简练之笔勾勒出一位文人在严寒中行走的形象,帽子为黑色,既显其身份的庄重,也暗示了环境的寒冷。接着“饮马长城”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雄伟的长城,不仅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也暗含着历史的厚重感。
“朔风中酒踏层冰”进一步渲染了冬季的寒冷与诗人不畏艰难的精神。在凛冽的北风中,诗人饮酒御寒,却并未停下脚步,而是继续踏过厚厚的冰面前行。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坚韧与豪情,也体现了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莽莽乌稽天似墨,一笑江横”则通过描绘乌稽山的广阔与天空的深邃,营造了一种苍茫辽远的意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笑容显得尤为珍贵,仿佛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乐观表达。
下片“哀雁咽边声”转而描写雁群的哀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雁群的南迁北返,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思考。
“春到还惊”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与感慨,春天的到来不仅意味着自然界的新生命,也可能是诗人内心情感复苏的象征。
“壮游何处话承平”则流露出诗人对往昔盛世的怀念与向往。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渴望回到那个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时期,与友人共话太平盛世的美好。
最后,“东北风尘回首望,愁煞兰成”表达了诗人对东北地区战乱的忧虑与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兰成,即兰亭集序的作者王羲之,此处借指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动荡时局的无奈与忧愁。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是一幅既有壮美自然风光,又蕴含丰富人文情怀的艺术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石用之春晴游西湖
春晴结客出城隅,无数僧坊论给孤。
红贴马蹄花底路,绿笼船背柳边湖。
逍遥各自从鹏鴳,断续宁须较鹤凫。
端立一丘为老计,移文何谢北山逋。
登舟雨作再作一绝
平生过眼无穷景,未省经行有此奇。
烟雨连山催去棹,不容青壁更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