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满 庭 霜 /满 庭 芳 宋 /李 璆 白 玉 肌 肤 ,清 冰 神 彩 ,仙 妃 何 事 烟 村 。自 然 标 韵 ,羞 入 百 花 群 。不 易 盈 盈 瘦 质 ,犯 寒 腊 、独 作 春 温 。溪 桥 外 ,斜 枝 半 吐 ,行 客 一 销 魂 。清 香 无 处 着 ,雪 中 暗 认 ,月 下 空 闻 。算 谁 许 幽 人 ,相 伴 芳 尊 。莫 放 高 楼 弄 笛 ,忍 教 看 、雪 落 纷 纷 。堪 调 鼎 ,濛 濛 烟 雨 ,滋 养 待 和 羹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花(bǎi huā)的意思:形容各种各样的花朵齐放。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标韵(biāo yùn)的意思:指诗文中的韵律、格律。
不易(bù yì)的意思:不容易;困难
春温(chūn wēn)的意思:春天的温暖
调鼎(tiáo dǐng)的意思:指调整权力、地位或职务。
犯寒(fàn hán)的意思:指感受到寒冷。
芳尊(fāng zū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德行美好,如芳香的尊贵之人。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寒腊(hán là)的意思:
寒冬腊月。 清 孙枝蔚 《秋蝗》诗:“收穫望明年,除汝仗寒腊。”
和羹(hé gēng)的意思:将不同的事物或意见融合在一起,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肌肤(jī fū)的意思:肌肤指皮肤,也用来形容关系密切、亲近无间的关系。
清香(qīng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纯净、芳香宜人。
神彩(shén cǎi)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眼神非常美丽动人。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仙妃(xiān fēi)的意思:仙妃指的是仙境中的美丽女子,也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相伴(xiāng bàn)的意思:一同陪伴、共同出现
销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景色或声音。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烟村(yān cūn)的意思:指农村或偏僻乡村。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玉肌(yù jī)的意思:形容皮肤白皙娇嫩,如同玉石一样光滑细腻。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滋养(zī yǎng)的意思:滋养指的是给予养分、培养和促进生长。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 注释
- 白玉:比喻肌肤洁白如玉。
清冰:形容神采清冷如冰。
烟村:乡村烟雾笼罩的地方。
标韵:自然的风韵。
百花群:众多的花丛。
盈盈: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寒腊:寒冬腊月。
销魂:形容极度欢喜或悲伤。
清香:清雅的香气。
幽人:隐居的人。
高楼:高大的建筑物。
和羹:调和食物做成羹汤。
- 翻译
- 洁白如玉的肌肤,清冷如冰的神采,仙女为何留在乡村烟雾之中。
她的自然风韵,羞于与百花争艳。
她不易丰满,却保持纤细,即使寒冬腊月,也独自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溪桥之外,斜枝微微绽放,过路的行人心神为之迷醉。
她的清香无处不在,只能在雪中默默感知,月下空自倾听。
谁能允许这样的隐士,陪伴美酒共饮。
不要让高楼上的笛声打扰,怎能忍心看雪花纷飞落下。
这香气适合调和在浓郁的烟雨中,等待烹制出美味的羹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形象以及她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和谐关系。"白玉肌肤,清冰神彩"一句突出了她的皮肤如同白玉般细腻,并且具有晶莹剔透的光泽,给人以仙气飘然之感。诗中的女子被形容为“仙妃”,显示了她超凡脱俗的地位和美丽。
"自然标韵,羞入百花群"则表明她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而且与大自然有着天然的和谐,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节奏,与百花并列而不失其独特之处。"不易盈盈瘦质,犯寒腊、独作春温"一句强调了她即使在严寒中也能散发出春天般的温暖,形容她的美丽如同生命力一般,即便是在寒冷的季节中,也能自成一派。
接下来的"溪桥外,斜枝半吐,行客一销魂"则描绘了自然景物与女子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溪边的小桥下,树枝轻柔地伸展开来,给过往的行人带来了心灵上的触动,使他们的心神为之一醉。
"清香无处著,雪中暗认,月下空闻"这几句则通过对气味、声音和视觉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女子美丽的隐约与不可捉摸。她的清香如同不着痕迹,行人只能在雪地和月光下捕捉到那一丝若有若无的美好。
"算谁许幽人,相伴芳尊"则是对这位女子与某个幽居之人的关系做了点睛之笔,两人之间似乎有一种超越世俗的默契和深厚的情感。"莫放高楼弄笛,忍教看、雪落纷纷"则是在提醒或劝诫着不要在高楼上吹奏笛子,因为那会让人看到飘落的雪花而心生感慨。
最后一句"堪调鼎,濛濛烟雨,滋养待和羹"通过对鼎的烹饪声响的描写,以及烟雨朦胧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期待与等待之情。女子似乎在等待着某种美好的到来,而这个过程中她被周围的环境所滋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女子美貌的描绘,以及对她们之间关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了诗意与情感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马子山节推见寄
曾陪参画从櫜鞬,文雅当时最盛传。
玉挂好风横饮簟,翠漪明月漾吟船。
石渠金马余何者,绿水红莲子尚然。
好养江边鸿渐翼,诏书非久下菑川。
赠溧水杨老
浙间笔工麻粟多,精艺惟数冯应科。
吴升姚恺已难得,陆震杨鼎肩相摩。
我游金渊饭不足,破砚生苔尘满目。
毛锥自笑不中书,白发纷纷老而秃。
中山博士子墨卿,贻书荐至杨茂林。
里儒大半习刀笔,耳闻竽瑟谁知音。
善刀而藏归勿出,博士校书行有日。
定当致汝数百枚,东坡有云北方无此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