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应之出城》
《和应之出城》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路穿槐柳绕山斜,长夏村墟物华

青玉一寻披箨竹,绛缯千片剪榴花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ìngzhīchūchéng
sòng / zhānglěi

穿chuānhuáiliǔràoshānxiéchángxiàcūnduìhuá

qīngxúntuòzhújiàngzēngqiānpiànjiǎnliúhu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村墟(cūn xū)的意思:指小村庄、小乡镇。也用来比喻局限狭小、闭塞落后的地方。

绛缯(jiàng zēng)的意思:形容红色鲜艳。

榴花(liú huā)的意思:比喻美丽而短暂的事物。

青玉(qīng yù)的意思:指宝石中的翡翠,也用来比喻品质优良的人或物。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一寻(yī xún)的意思:一寻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表示寻找的过程或行为。

注释
路:道路。
穿:穿过。
槐柳:槐树和柳树。
绕:环绕。
山斜:山势倾斜。
长夏:漫长的夏季。
村墟:乡村。
对:面对。
物华:自然界的美丽景物。
青玉:青翠如玉的。
一寻:一丈或一尺(古代长度单位)。
披箨竹:刚破壳的竹子。
绛缯:深红色的丝织品,这里比喻石榴花。
千片:形容数量多。
剪榴花:剪裁出石榴花的形状。
翻译
道路穿过槐树柳林蜿蜒绕过山丘,漫长的夏日里村庄对着万物繁华。
青翠的玉色竹子剥开外壳一片片,深红的石榴花如同千片绸缎被剪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

"路穿槐柳绕山斜"一句,以“槐”、“柳”点明季节,春天万物复苏之时,道路两旁的槐树与柳树交织而成,随着山势蜿蜒曲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画面。"长夏村墟对物华"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景色,"长夏"意指春末夏初,天气温暖,万物繁盛之时,而“村墟”和“物华”共同烘托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农村生活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对细节的刻画。"青玉一寻披箨竹"中的“青玉”形容竹子的颜色,既有竹子清新脱俗之感,又有青玉般坚硬且贵重之象;"绛缯千片剪榴花"中,“绛缯”可理解为精美的丝线,用来比喻春日里细小、繁多而又精致的花瓣,"剪榴花"则表明诗人对这些花瓣的珍视和艺术加工。

总体看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以及他在生活中的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次韵仲退对月感怀四首·其二

一镜行中天,地籁寂不动。

影散家家窗,万枕酣短梦。

何为红尘里,绿酒笑铅汞。?齿吸英华,龙虎出妙用。

(0)

雪中夜坐杂咏十首·其二

檐头风铁响铮铮,檐外浪浪槁叶鸣。

别有宫商人未识,一炉活火听瓶笙。

(0)

书怀五首·其五

枯桐三尺寄古意,悬崖夜半鸣风泉。

广陵散曲世不传,五柳先生更无弦。

(0)

六言四首·其二

畜耳何如畜眼,观人孰与观颐。

远道纷纷飞鞚,深山有客争棋。

(0)

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灯山阴杖屦忘其痴不了事矣随所赋录之得二十首·其二十出山

坐觉日月长,还疑宇宙隘。

长啸出山来,如在太虚外。

(0)

游钓台

古台临钓渚,遗像在苍烟。

有客随槎到,无僧依树禅。

风尘侵祭器,樵猎避兵船。

应有前朝迹,看碑数汉年。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