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居双髻峰,峰云尝相护。
云里忽逢君,不畏潭龙妒。
荏苒十八年,梦巾时一遇。
不知东升乌,何有西沈兔。
回看双髻云,南飞绕湘树。
旦暮(dàn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可指时间的极短暂。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还相(hái xiāng)的意思:指回到原来的样子或状态,恢复正常。
火居(huǒ jū)的意思:指火势猛烈,无法住人的地方。
髻云(jì yún)的意思:形容头发盘成云状。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今昔(jīn xī)的意思:指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示时间的变迁和事物的变化。
明明(míng míng)的意思:显而易见;明明白白地
譬如(pì rú)的意思:用来比喻或举例说明。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荏苒(rěn rǎ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转瞬即逝。
如云(rú yún)的意思:形容数量多,多得像云一样。
四目(sì mù)的意思:四只眼睛,形容非常警觉、细心。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隙月(xì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云隙之间露出的一小部分。
相护(xiāng hù)的意思:互相保护
新故(xīn gù)的意思:新的事物或情况
须发(xū fà)的意思:须发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头发或胡须。它表示人的头发或胡须因惊吓、恐惧或愤怒而竖立起来。
眼孔(yǎn kǒng)的意思:指眼睛的孔隙,比喻观察或看待问题的角度、态度或眼界。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戴晋元的重逢之情。首句“我居双髻峰,峰云尝相护”描绘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峰峦环绕,云雾相伴,显得宁静而神秘。接下来的“云里忽逢君,不畏潭龙妒”写出了与友人意外相遇的惊喜,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荏苒十八年,梦巾时一遇”回忆了两人分离的漫长岁月,梦境中偶尔还能相见,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感慨“今昔非有殊,须发徒苍素”,时光荏苒,两人都已老去,但感情依旧如初。
“譬如云隙月,随处时偶露”运用比喻,将友情比作云间偶尔露出的月亮,虽短暂却明亮,寓意友谊虽经岁月,依然珍贵。诗人以“薪易火居然,千秋为旦暮”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转,暗示人生如朝露,友情却长存。
结尾两句“同君宿郊庵,四目还相注”描绘了再次相聚的场景,两人眼神交流,充满深情。最后以“回看双髻云,南飞绕湘树”收尾,既是对环境的描绘,也寓含了对未来的期许,以及对过去的回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