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寻一峰老,过此万山层。
《过秋江刘素彬宅》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友人刘素彬居所时,经过连绵群山与秋江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联“来寻一峰老,过此万山层”,开篇即以“一峰老”与“万山层”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山之高峻,也暗示了旅程的艰辛与探索的精神。诗人亲自前往探访,寻找的是那份久违的老友之情,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颔联“岭海千年意,秋江两夜灯”,将时间与空间的跨度拉长,岭海千年,寓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秋江两夜灯,则是夜晚江边的静谧景象,灯光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景色,更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静好的感慨。
颈联“桑麻留细话,蓑笠自堪凭”,转而聚焦于人物活动。在探访过程中,诗人与友人围绕着桑麻作物进行深入交谈,体现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同时,“蓑笠自堪凭”则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蓑衣与斗笠一样,成为彼此信赖与依靠的象征。
尾联“为报忘机者,南溟有钓罾”,以“忘机者”指那些追求内心平静、远离世俗纷扰的人,表达了诗人希望传达给这类人的信息:在遥远的南方大海中,有着钓鱼的罾网,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的向往。这不仅是对友人生活状态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追求的一种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