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夏 日 寺 中 有 怀 唐 /薛 能 亭 午 四 邻 睡 ,院 中 唯 鸟 鸣 。当 门 塞 鸿 去 ,欹 枕 世 人 情 。地 燥 苍 苔 裂 ,天 凉 晚 月 生 。归 家 岂 不 愿 ,辛 苦 未 知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塞鸿(sāi hóng)的意思:形容人口众多,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四邻(sì lín)的意思:指周围的邻居或附近的人。
亭午(tíng wǔ)的意思:形容时间短暂,一眨眼的功夫。
晚月(wǎn yuè)的意思:指夜晚时分的明月,也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败的状态。
辛苦(xīn kǔ)的意思:指劳累费力、辛辛苦苦的工作
月生(y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如同月亮的轮廓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知名(zhī míng)的意思:广为人知,名声大。
- 注释
- 亭午:正午时分。
四邻睡:周围邻居都入睡了。
鸿:大雁。
欹枕:斜倚枕头。
地燥:地面干燥。
苍苔裂:青苔因干燥而裂开。
晚月生:夜晚月亮升起。
归家:回家。
辛苦:辛劳。
未知名:还未被人知道。
- 翻译
- 正午时分四周静寂,只有院中鸟儿在鸣叫。
大门口,大雁已飞走,我斜倚枕头,感叹世事人情。
地面干燥,青苔龟裂,夜晚的凉风吹过,月亮升起。
回家的心愿何尝不强烈,只是辛劳的付出还未被人知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诗人在一座静谧的寺庙中所感受到的情景。"亭午四邻睡"表明周围的人们都沉浸于午休之中,环境异常宁静,只有鸟儿的鸣叫打破了这份寂静。"当门塞鸿去"则描绘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隔绝,心态平和。
"欹枕世人情"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纷争与情感的淡然态度,而不是深陷其中。"地燥苍苔裂"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炎热导致的地面干裂,生长着的苔藓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接下来的"天凉晚月生"则是对夜幕降临后,温度逐渐下降和月亮升起的情景描写。诗人在这宁静而清凉的夜晚,感到了一份难得的平和与愉悦。
最后两句"归家岂不愿,辛苦未知名"表达了诗人的心声,他对于能回到自己的安居之所是多么的渴望,但同时也感到了辛勤劳作而未获认可的无奈。整个诗篇通过对寺庙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于世俗认同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木兰花慢
自吹箫伴去,还再住、列仙儒。
想瑶草呼龙,梅花待鹤,诗鬓慵梳。
平生爱寻先隐,冷襟怀、要与俗人疏。
可惜风骚零落,而今才到清都。漫郎曾赋石鱼湖。
流水绕阶除。剩一片涓涓,断云新柳,照影荒渠。
宫奁已销馀艳,觅彩毫、何处写黄图。
说与游人记得,羽觞泛也应无。
台城路
生绡画出江南梦,而今果饶归兴。
绿拗盈阶,红尖照水,徬佛图中风景。烟霏雪凝。
看水色茶香,故山都胜。
只是风前,鬓丝换却旧时影。
相看共有茶癖,记轻风细雨,催唤烟艇。
秘色窑边,长生瓢畔,细和昌黎石鼎。头网八饼。
怕题起前尘,便劳追省。悟到无言,听流云出岭。
万年欢.为百有五岁梁淳儒翁寿
绿随青瞳,好眉华发,八公推尔年尊。
膝下公沙龙子,一一多孙。
一百春秋又五,奇龄好,天与东园。
东方妾,大小鸳鸯。蚌胎新产珠媛。
凝脂滑肤作枕,与辟寒燕玉,日夜春温。
玉女明星浆水,两乳相喷。
不使张苍齿落,多饮取、孩笑同喧。
茶枝杖,扶过花村,寿星人喜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