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经 下 邳 圯 桥 怀 张 子 房 唐 /李 白 子 房 未 虎 啸 ,破 产 不 为 家 。沧 海 得 壮 士 ,椎 秦 博 浪 沙 。报 韩 虽 不 成 ,天 地 皆 振 动 。潜 匿 游 下 邳 ,岂 曰 非 智 勇 。我 来 圯 桥 上 ,怀 古 钦 英 风 。惟 见 碧 流 水 ,曾 无 黄 石 公 。叹 息 此 人 去 ,萧 条 徐 泗 空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流(bì liú)的意思:指清澈见底、绿色如玉的流水。
博浪(bó làng)的意思:形容人的胸怀开阔,见识广博,志向高远。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虎啸(hǔ xiào)的意思:形容虎威猛的吼叫声,比喻英勇豪迈的气概。
怀古(huái gǔ)的意思:怀念古代的事物或人物,对古代文化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和敬仰。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破产(pò chǎn)的意思:指企业或个人因经济状况极度恶劣而无法还清债务,经营失败。
潜匿(qián nì)的意思:隐藏躲藏。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圯桥(yí qiáo)的意思:指古代修建的桥梁,用于引导水流、解决交通问题等。也比喻能够连接人与人、事物与事物的纽带。
英风(yīng fēng)的意思:指英勇的气概和风采,形容人的风度或事物的风味有一种英俊、威武之感。
振动(zhèn dòng)的意思:指物体以往复或周期性的方式来回摆动或震动。
智勇(zhì yǒng)的意思:智慧和勇气的结合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椎秦(zhuī qín)的意思:椎秦意指用力打击或摧毁强敌。
子房(zǐ fáng)的意思:指妻子的房间,也用来形容妻子的美貌。
博浪沙(bó làng shā)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智、学问等极为渺小。
- 翻译
- 子房还未发出虎啸般的威势,即使破产也不把家当作归宿。
在苍茫的大海上,他像一位壮士,椎击秦朝,在博浪沙扬名立万。
虽然刺杀秦王未果,但他的英勇震动了天地。
他隐居在下邳,难道说这不是智勇双全的选择吗?
我来到圯桥之上,怀念古人,敬仰他的英雄风采。
只看见碧绿的流水,却未曾遇见黄石公那样的明师。
感叹这样的人才已逝,使得徐州一带显得萧瑟空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经下邳圯桥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历史人物张良(字子房)的怀念之情。张良是西汉初年著名的谋士,以智勇著称,曾参与推翻秦朝、建立汉朝的过程。
首句“子房未虎啸”,通过比喻手法表达张良不屑于为私家利益奔波,只愿为天下大业尽力。"破产不为家"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高尚品格,宁可牺牲个人财产,也不做违背节操的事情。
接下来,“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展示了张良在历史上的勇武形象,他如同一位壮士,在大江南北之间奋力反抗暴秦的统治。"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则是对张良为报仇而战,即使最终未能成功,但其精神和行动已经震撼了天地。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表明张良在不得志时也能保持谨慎隐退的态度,不愧是智勇双全的人物典范。"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则转换了诗人的视角,站在圯桥之上,怀念古人特别是张良那种高洁的品行和英明的智慧。
最后两句“惟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表达了诗人在当时环境中的感慨,只能看到清澈的河水,但已经看不到了像黄石公(张良)这样的伟大人物。"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则是对张良已逝世的感叹,以及对于当下英雄难寻的无奈和苍凉。
整首诗通过李白特有的豪放笔触,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个人对于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