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
《梅》全文
清 / 沈钦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相对,如逢世外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冰霜(bīng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或环境。也用来比喻严寒的态度或态度冷漠。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逢世(féng shì)的意思:指遇到适合的时机或机会。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开天(kāi tiān)的意思:指创始、开创天地之事物,也可指开创一项事业或事物。

磨炼(mó liàn)的意思:通过艰苦的训练和磨难来增长才干、提高品质。

色相(sè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气色或事物的色彩、外表。

世外(shì wài)的意思:世外意指远离尘嚣的世界,指的是远离尘世、宁静幽远的地方。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外人(wài rén)的意思:指不属于某个团体或群体的人,也指不熟悉或不了解某个地方、环境或事物的人。

相对(xiāng duì)的意思:相对表示相互之间存在关联或对比的状态。

野客(yě kè)的意思:指在野外行走的客人,比喻不按常规生活的人。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世外人(shì wài rén)的意思:指远离尘嚣的人,不与世俗纷扰的人。

鉴赏

这首诗以梅为主题,描绘了梅花在冰霜磨砺后的美丽绽放,以及其独立于江山之暮,能开天地春的非凡气度。诗人通过“冰霜磨炼”这一意象,强调了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同时也暗示了梅花在逆境中展现出的生命力和希望。

“忽放几枝新”,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严冬之后,突然绽放出几枝新花的情景,给人一种惊喜和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也寓意着新生和希望的到来。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梅花的形象。它独立于江山之暮,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抹亮色,能够驱散寒冷,带来春天的气息。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梅花的作用放大,使之成为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的使者。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这两句表达了梅花的高洁与超然。在诗人看来,梅花无需与任何人或事物争斗,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自然界的纯净与美的象征。

最后,“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诗人以“野客”自比,与梅花相对,仿佛遇到了世外高人。这种意境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其自然之美,更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沈钦圻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三年未恨入朝迟,亲为张酺满秀眉。

阙下公卿纷上寿,郫筒春酒待酴醾。

(0)

送朱竹姹·其二

重来此地莫相违,各已浮生近古希。

二十五年还待汝,白头未肯嫁斜晖。

(0)

樽前·其二

掌中朝夕白椰杯,杯有黄花及早梅。

酒尽不令高卧得,开门每望白衣来。

(0)

咏苏武·其二

咽尽旃毛及雪花,羝羊未乳敢思家。

紫貂蔘实真天赐,不使丁年鬓已华。

(0)

寒塘曲

共照寒塘秋潋滟,波心恨杀芙蓉占。

生憎郎爱水中人,笑与芙蓉看不厌。

(0)

送林木文还嘉兴·其二

野田黄雀及秋肥,稻蟹衔霜亦不稀。

一棹镜香亭子外,白鸥惊见故人飞。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