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怪(bù guài)的意思:不怪指责或责怪。
卜世(bǔ shì)的意思:预测未来,占卜命运。
苍穹(cā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
得朋(de péng)的意思:
获得同类或同道者。《易·坤》:“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王弼 注:“西南致养之地,与坤同道者也,故曰得朋。” 孔颖达 疏:“西南得朋者,此假象以明人事,西南坤位,是阴也,今以阴诣阴,乃得朋,俱是阴类,不获吉也。”《后汉书·朱晖传论》:“ 穆 徒以友分少全,因絶同志之求;党侠生敝,而忘得朋之义。” 北周 庾信 《北园射堂新成》诗:“择贤方知此,传巵喜得朋。” 宋 刘克庄 《挽方孚若寺丞》诗:“诗里得朋卿与我,酒边争霸也无人。”
鼎湖(dǐng hú)的意思:指地位崇高、声望显赫。
而且(ér qiě)的意思:表示两件事情或情况同时存在或相互补充,并且后面的情况更为重要或突出。
愤怨(fèn yuàn)的意思:愤怨指愤怒和不满的心情。形容因受到不公正待遇或遭受委屈而感到愤慨和不满。
海隅(hǎi yú)的意思:海边的角落或边缘地带。
号呼(hào hū)的意思:号召呼唤,广泛召集或呼唤。
皇祖(huáng zǔ)的意思:指祖上官职高贵,地位崇高。
京畿(jīng jī)的意思:指疆域辽阔的地方。
力尽(lì jìn)的意思:力量消耗殆尽,无法继续努力。
磨室(mó shì)的意思:指学习、修养的地方,也指磨炼人才的地方。
南邦(nán bāng)的意思:指南方的国家或地区。也可用来形容南方的风土人情。
岂惟(qǐ wéi)的意思:不仅仅是,不只是
树帜(shù zhì)的意思:树立旗帜,倡导某种思想或理念。
所遗(suǒ yí)的意思:留下的遗物或遗迹。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先帝(xiān dì)的意思:指已故的君主或统治者,尤指尊称已去世的帝王。
以不(yǐ bù)的意思:以某种情况为例子,对其他情况作出规范或警示。
之如(zhī rú)的意思:形容某物或某人的状态或特征与另一物或另一人相似。
转蓬(zhuǎn péng)的意思:指人事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 鉴赏
这首《薤露》是明末清初诗人陈子升的作品,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
“皇祖卜世久,所遗谁最忠。”开篇即以历史长河中的帝王祭祀为背景,提出“谁是最忠诚”的问题,引人深思。接下来,“先帝升鼎湖,数子攀厥龙。”描述了先帝登基后,几位大臣追随其后的场景,暗含对忠诚臣子的怀念。
“殉死乃无穴,号呼而且从。”进一步描绘了忠诚大臣在先帝去世后,选择殉葬的情景,表现出他们对君主的忠诚与牺牲精神。“鼎缺于磨室,京畿置南邦。”通过描述鼎的残缺和京城的迁移,暗示了政权更迭的残酷与无奈。
“多见以不怪,弃之如转蓬。”表达了对忠诚者被遗忘或忽视的感慨,将他们比喻为随风飘散的蓬草,形象地展示了忠诚者的命运。接着,“家衮奋海隅,树帜思得朋。”描述了一位忠诚者在边疆奋勇作战,渴望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体现了忠诚者的孤独与渴望。
“力尽躯以捐,愤怨塞苍穹。”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忠诚者为国捐躯,其愤怒与遗憾之情填满天地间,强烈地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与哀悼。
整体而言,《薤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深刻地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历史变迁中忠诚者命运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其三祭灶词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丙午东宫寿诗
国累丁年盛,天开甲观祥。
黄离增焕炳,赤伏衍明昌。
一日三天见,元辰万国康。
姿神辉玉裕,德业灿金相。
书圣规宸藻,文心俪汉章。
乾坤参久大,日月并升常。
祖武瞻兴庆,亲庭拱未央。
晨昏两慈壸,诗礼一贤王。
道统家传正,炎图国本强。
桑弧仍谷旦,铜律又清商。
旧事兰猗殿,新凉桂子香。
黄华先浥露,青女缓行霜。
史贺星同轨,农歌稼涤场。
与龄占梦帝,多祜叶思皇。
磐石重山固,灵源少海长。
三宫同寿域,岁岁颂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