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谒陶朱公庙》由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通过对陶朱公庙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陶朱公(范蠡)的深刻感悟。
首句“悠悠千载五湖心”,以“悠悠”形容时间之久远,“五湖心”则指向陶朱公曾隐居的太湖地区,表达了诗人对陶朱公生活过的时代与地点的追忆与感慨。接下来“古庙无人锁绿阴”,描绘了庙宇的荒凉景象,无人来往,只有绿树环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暗示着陶朱公已远离尘嚣,其精神与事迹却依然在人们心中流传。
“为问功成肥遁后”,诗人在此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陶朱公功成名就之后,他为何选择隐退?这里不仅是对陶朱公个人选择的疑问,也是对功名利禄与隐逸生活的哲学思考。最后,“不知何术累千金”,则表达了对陶朱公如何积累财富的不解,同时也暗含了对财富与人生价值的探讨,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反思,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咏规矩
为圆必以规,为方斯以矩。
器殊用亦异,此语闻之古。
何人始巧就,一物两用可。
直引曲转旋,方圆随意所。
适便良有馀,示义实无取。
穆命戒便辟,圣传归质鲁。
枘凿纵不入,恶此机变侣。
或云传西洋,化外奚足数。
阅永定河堤因示直?总督方观承
水由地中行,行其所无事。
要以禹为师,禹贡无堤字。
后世乃反诸,祗惟堤是贵。
无堤免冲决,有堤劳防备。
若禹岂不易,今古实异势。
上古田庐稀,不与水争利。
今则尺寸争,安得如许地。
为堤已末策,中又有等次。
上者禦其涨,归漕则不治。
下者卑加高,堤高河亦至。
譬之筑宽墙,于上置沟渠。
行险以侥幸,几何其不溃。
胡不筹疏浚,功半费不赀。
因之日迁延,愈久愈难试。
两日阅永定,大率病在是。
无已相咨询,为补偏救弊。
下口略更移,取其趋下易。
培厚或可为,加高汝切忌。
多为减水坝,亦可杀涨异。
取土于河心,即寓疏淤义。
河中有居民,究非久长计。
相安姑弗论,宜禁新添寄。
条理尔其蘉,大端吾略示。
桑乾岂巨流,东手烦计议。
隐隐闻南河,与此无二致。
未临先怀忧,永言识吾意。
《阅永定河堤因示直?总督方观承》【清·弘历】水由地中行,行其所无事。要以禹为师,禹贡无堤字。后世乃反诸,祗惟堤是贵。无堤免冲决,有堤劳防备。若禹岂不易,今古实异势。上古田庐稀,不与水争利。今则尺寸争,安得如许地。为堤已末策,中又有等次。上者禦其涨,归漕则不治。下者卑加高,堤高河亦至。譬之筑宽墙,于上置沟渠。行险以侥幸,几何其不溃。胡不筹疏浚,功半费不赀。因之日迁延,愈久愈难试。两日阅永定,大率病在是。无已相咨询,为补偏救弊。下口略更移,取其趋下易。培厚或可为,加高汝切忌。多为减水坝,亦可杀涨异。取土于河心,即寓疏淤义。河中有居民,究非久长计。相安姑弗论,宜禁新添寄。条理尔其蘉,大端吾略示。桑乾岂巨流,东手烦计议。隐隐闻南河,与此无二致。未临先怀忧,永言识吾意。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3067c6c0f79d148322.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