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伤 清 江 上 人 唐 /刘 言 史 往 年 偏 共 仰 师 游 ,闻 过 流 沙 泪 不 休 。此 身 岂 得 多 时 住 ,更 著 尘 心 起 外 愁 。
- 翻译
- 过去常常和老师一起游玩,听到流沙之事就泪流不止。
我的身体怎能长久停留,又增添尘世烦恼引起更多忧愁。
- 注释
- 往:过去的。
年:年复一年。
偏:常常。
共:一起。
仰:敬仰。
师:老师。
游:游玩。
闻:听说。
过:经过。
流沙:指艰难困苦或远方之地。
泪:眼泪。
不:不停。
休:停止。
此身:我的身体。
岂得:怎能。
多时:长久。
住:停留。
更:又。
著:增添。
尘心:世俗之心。
起:引起。
外愁:额外的忧虑。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言史的作品,名为《伤清江上人》。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留恋。
"往年偏共仰师游,闻过流沙泪不休。"
这里诗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在清江畔游玩的情景,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只能通过耳边传来的流沙声响来勾起。泪水因之不断,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情无法长存的哀伤。
"此身岂得多时住,"
诗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也是有限的,这个身体能在世上停留的时间并不会太久。这种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是古代文人常有的思考,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表达。
"更著尘心起外愁。"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的心中不仅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还多了一份外在的忧虑。这份忧虑可能来源于生活的压力、时代的变迁或者个人命运的不顺。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和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这也是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读者在阅读这类作品时,不难产生共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廷器亲家索画梧竹图成系之以词
高居寂阒兮地迥春深,时物竞发兮草蔓交侵。
兰葳垂而不见兮,鞠迟暮而湮沉。
松偃蹇而蔽壑兮,梅槎牙而当岑。
陟高冈以纾眺兮,越陂陀而幽寻。
将息迹以灭影兮,胡跫然乎空谷之音。
忽流眄夫碧梧之茏葱兮,翳翠竹之萧森。
笋落箨以成竿兮,条挺秀而增阴。
搴群芳而独伍兮,蠲众迹而孤吟。
招清风于予袖兮,邀明月于余襟。
执高致以自适兮,谅卒岁而同心。
嗟庶植之殊情兮,纷纤丽而妖淫。
或先时而忽往兮,或后时而乖于今。
芳华与土壤而同归兮,硕大又匠石之难禁。
羌是物之具美兮,永盘衍乎丰林。
若夫通方贡兮侪南金,荐郊庙兮偶球琳。
列匏管兮为瑟琴。
是固造物者之定分,乌足以状是物之登临。
《廷器亲家索画梧竹图成系之以词》【明·张宁】高居寂阒兮地迥春深,时物竞发兮草蔓交侵。兰葳垂而不见兮,鞠迟暮而湮沉。松偃蹇而蔽壑兮,梅槎牙而当岑。陟高冈以纾眺兮,越陂陀而幽寻。将息迹以灭影兮,胡跫然乎空谷之音。忽流眄夫碧梧之茏葱兮,翳翠竹之萧森。笋落箨以成竿兮,条挺秀而增阴。搴群芳而独伍兮,蠲众迹而孤吟。招清风于予袖兮,邀明月于余襟。执高致以自适兮,谅卒岁而同心。嗟庶植之殊情兮,纷纤丽而妖淫。或先时而忽往兮,或后时而乖于今。芳华与土壤而同归兮,硕大又匠石之难禁。羌是物之具美兮,永盘衍乎丰林。若夫通方贡兮侪南金,荐郊庙兮偶球琳。列匏管兮为瑟琴。是固造物者之定分,乌足以状是物之登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0067c69abb27290305.html
题林良枯木喜鹊图
金门画史番禺仙,意与物化搜冥玄。
风流妙得写生趣,落笔便可追黄筌。
陟里素薄玄霜隰,海枯纲烂珊瑚黑。
风烟满树忽飞来,野色苍茫向人立。
运斤游刃纷驰驱,横斜顺逆皆乘除。
平生阿堵最难处,毛羽不理精神馀。
浮丘道士怜奇货,素壁高悬三日卧。
解令化石恐还生,莫学张家便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