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小须频撒,舟轻宜慢摇。
水深行近岸,鱼上晚乘潮。
这首诗描绘了渔人利用小船和渔网在水面捕捉鱼儿的生动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
首句“网小须频撒”,形象地展现了渔人在捕鱼时需要频繁撒网的情景,暗示了捕鱼工作的细致与耐心。小网在水中轻轻荡漾,每一次撒网都充满了期待与希望。
次句“舟轻宜慢摇”,点出了渔舟的特点——轻盈且适宜缓缓摇动。这样的描述不仅体现了渔舟的特性,也暗示了渔人在捕鱼时的从容与智慧,他们懂得利用舟的轻便和稳定来增加捕获的机会。
第三句“水深行近岸”,描绘了渔人选择在靠近岸边的深水处捕鱼的策略。这里,深水意味着丰富的渔业资源,而靠近岸边则便于渔人迅速上岸处理捕获的鱼,体现了他们对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最后一句“鱼上晚乘潮”,生动地展现了渔人在傍晚潮水涨起时捕鱼的情景。此时,潮水的涨落为渔人提供了更广阔的捕捞空间,同时也增加了鱼类活动的频率,使得捕鱼更为容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在捕鱼过程中展现出的智慧与耐心。诗中充满了对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风吹猛燄,从根烧到枝。
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
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
不如粪土英,犹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
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老诲心不乱,庄戒形太劳。
生命既能保,死籍亦可逃。
嘉肴与旨酒,信是腐肠膏。
艳声与丽色,真为伐性刀。
补养在积功,如裘集众毛。
将欲致千里,可得差一毫。
颜回何为者,箪瓢才自给。
肥醲不到口,年不登三十。
张苍何为者,染爱浩无际。
妾媵填后房,竟寿百馀岁。
苍寿有何德,回夭有何辜。
谁谓具圣体,不如肥瓠躯。
遂使世俗心,多疑仙道书。
寄问卢先生,此理当何如。
冉牛与颜渊,卞和与马迁。
或罹天六极,或被人刑残。
顾我信为幸,百骸且完全。
五十不为夭,吾今欠数年。
知分心自足,委顺身常安。
故虽穷退日,而无戚戚颜。
昔有荣先生,从事于其间。
今我不量力,举心欲攀援。
穷通不由己,欢戚不由天。
命即无奈何,心可使泰然。
且务由己者,省躬谅非难。
勿问由天者,天高难与言。
世欺不识字,我忝攻文笔。
世欺不得官,我忝居班秩。
人老多病苦,我今幸无疾。
人老多忧累,我今婚嫁毕。
心安不移转,身泰无牵率。
所以十年来,形神闲且逸。
况当垂老岁,所要无多物。
一裘煖过冬,一饭饱终日。
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
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
如我优幸身,人中十有七。
如我知足心,人中百无一。
傍观愚亦见,当己贤多失。
不敢论他人,狂言示诸侄。
子骋丹青日,予当丑老时。
无劳役神思,更画病容仪。
迢递麒麟阁,图功未有期。
区区尺素上,焉用写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