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伯子(bǎi zǐ)的意思:指年长的兄弟或姐妹。
高低(gāo dī)的意思:指事物的高度和低度,也可指人的品质、能力等的高低。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来意(lái yì)的意思:指来访的目的或意图。
濂溪(lián xī)的意思:濂溪是指濂水和溪水,比喻学问渊博、博学多才。
两两(liǎng liǎng)的意思:成对出现或成对进行。
弄月(nòng yuè)的意思:指虚度光阴,白费心机,比喻做无用功或白白忙活。
吟风(yín fēng)的意思:指吟咏风景、吟诗作赋等艺术活动。
铢两(zhū liǎng)的意思:铢两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比喻微小的差异或细微的差别。
弄月吟风(nòng yuè yí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的才情横溢,善于吟诗作赋。
- 鉴赏
这首明代林光的《阅诸生课》,描绘了老先生在评判学生学业时的微妙心理变化,以及对学问追求的深刻思考。
“铢铢两两较高低”,开篇以“铢”为单位,形象地比喻评判学生学业如同称量黄金,一丝一毫都不容忽视,体现了教育的严谨与公正。同时,“较高低”三字,既点明了评判的过程,也暗示了竞争的氛围。
“眼渐昏来意渐迷”,随着评判的深入,老先生的眼睛可能因长时间专注而感到疲劳,甚至有些迷茫。这不仅是身体上的疲惫,也是心灵上的困惑,他在思考,如何在繁复的学业中,找到真正有价值、有深度的学习内容,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追求真正的学问而非表面的技巧。
“弄月吟风程伯子”,这里引用了“弄月吟风”的典故,比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像欣赏自然美景一样,享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和启发。程伯子是宋代学者程颐的别称,这里借指追求学问的正确路径,即如濂溪(周敦颐)般,不仅追求学问的广度,更注重其深度和内在价值。
“不知何以学濂溪”,最后,老先生提出了一个深思的问题:如何才能像濂溪那样,既广泛涉猎又深入理解,达到学问的高境界?这个问题既是对他自己教学方法的反思,也是对所有求学者的启示,强调了在学问之路上,既要博采众长,又要有所专精,最终达到内心的清明与智慧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教育者在面对复杂教育情境时的思考与困惑,以及对理想教育状态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述史叹
无财有至乐,岂不在读书。
朝夕坐展卷,何必论三余。
无位有大权,岂不在作史。
上下古今间,褒贬由一己。
左氏本彬彬,马班亦继起。
文采烨以光,直笔垂千纪。
云胡魏晋来,祗以饰怒喜。所恶西施?,所好无盐美。
鉴别昧人伦,传闻凭口耳。
掘井得一人,渡河乃三豕。
编简虽浩繁,君子意所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