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将土克水,忽如日荡霜。
所矜非杀戮,雪志在凶残。
百代(bǎi dài)的意思:百代意为许多代,形容时间的长久。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驰突(chí tū)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冲击力强。
尺组(chǐ zǔ)的意思:尺寸大小相当
大漠(dà mò)的意思:指辽阔的沙漠或草原上独立的烟尘,形容荒凉、寂寞的景象。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飞将(fēi jiàng)的意思:指勇猛善战、战斗力强的将领或士兵。
分合(fēn hé)的意思:指事物分离与合并的变化,形容事物的变动、变化或人际关系的变化。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弓矢(gōng shǐ)的意思:指弓箭,也泛指射击。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横行(hé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势力、行为或现象在某一领域内猖獗、肆意妄为。
胡骑(hú jì)的意思:指北方民族的骑兵,也泛指骑兵。
呼吸(hū xī)的意思:指呼吸的动作,也比喻事物的存在、生命力。
家运(jiā yùn)的意思:指一个家庭的命运或运气。
疆场(jiāng chǎng)的意思:疆场指战争的战场,也用来比喻斗争、竞争的场所或情况。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旌大(jīng dà)的意思:形容声势盛大、威风凛凛。
阃寄(kǔn jì)的意思:指被困在某个地方无法离开,无法寻找到出路的状态。
廊庙(láng miào)的意思:指宽敞的庙宇或宫殿。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密指(mì zhǐ)的意思:暗中指示,秘密表示。
名王(míng wá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享有盛名、地位高的人物。
貔虎(pí hǔ)的意思:指勇猛的虎。
奇正(qí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非常正直。
犬羊(quǎn yáng)的意思:指狗和羊,比喻人民和官吏。
塞北(sài běi)的意思:指中国北方边塞地区,也泛指边疆地区。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凶门(xiōng mén)的意思:凶险的处境或困境
凶残(xiōng cán)的意思:形容残忍凶狠,暴虐无情。
异代(yì dài)的意思:指不同的时代或社会背景下的人或事物之间的不同,具有对比的意味。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指挥(zhǐ huī)的意思:指挥是指根据特定的目标和要求,通过指示、调度和协调来组织和引导工作或行动。
执讯(zhí xùn)的意思:坚决执行命令或法律,严格追究责任。
专阃(zhuān kǔn)的意思:专心致志,专注于某一领域或事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拟灭虏》,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对抵御外敌的决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疆防御图景。
首句“生平叹沟壑,梦寐倚疆场”,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担忧,以及对守卫疆土的渴望。接着,“读书羞宋史,异代计胡亡”一句,表明诗人以历史为鉴,深感前朝覆灭的教训,决心不让异族入侵的历史重演。
“长犁思塞北,尺组待名王”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期待。他想象着自己在塞北耕作,等待着名王的到来,共同抵御外敌。
“一朝专阃寄,十万许横行”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军事力量的信任与期待,希望在关键时刻能够派遣大军,横扫敌军。
接下来的几句“策马凶门出,挥旌大漠傍”描绘了军队出征的情景,气势磅礴。“晓传飞将入,密指战追方”则展示了军队的行动迅速和战略部署的周密。
“胡骑本风雨,其技弓矢长”点出了敌军的特点,强调了他们擅长使用弓箭的战术。“结束防驰突,分合杀其强”则体现了诗人对敌军机动性和战斗力的重视,强调了防守与进攻的策略。
“时将土克水,忽如日荡霜”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形象地描述了战斗的激烈与胜利的瞬间。“呼吸生奇正,指挥出变尝”则赞扬了将领的智慧和军事才能,能够灵活应对战场上的各种情况。
“朝夕更貔虎,庭穴尽犬羊”通过动物的比喻,展现了战场上士兵的英勇和敌人的溃败。“执讯归廊庙,悬竿示羯羌”描绘了俘虏归降和展示战果的场景,体现了战争的最终目的。
最后,“所矜非杀戮,雪志在凶残”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看法,认为真正的胜利在于消灭敌人的凶残之心,而非单纯的杀戮。“乘我国家运,重贻百代光”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希望这次胜利能为后世带来长久的荣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高度责任感,也体现了他对军事战略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战争本质的独到见解。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宏伟抱负。
少年学剑术,英风闻九州。
慷慨出门去,辞家将远游。
远游欲何之,炎荒为我仇。
昨闻遣飞将,召募何时休。
国威有不扬,无乃壮士羞。
奋矛如迅湍,拔距踰亭楼。
猛气伏罴虎,腾跃捷猕猴。
置身百战场,妻子不顾留。
性命良足怜,聊以纾主忧。
挥戈荡蛮烟,饮马江汉流。
馀勇万人贾,雄杰无匹俦。
功成献明庭,赐爵位通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