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树架》
《树架》全文
清 / 李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微生竟何托,弱蔓引青丝

树立徒悲汝,扶持独在兹。

雨深如欲泣,风急谩相吹。

谁念南山柏,孤撑性不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扶持(fú chí)的意思:支持、帮助、扶助

孤撑(gū chē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没有任何支持或帮助。

蔓引(màn yǐn)的意思:指事物逐渐扩大或发展,像藤蔓一样蔓延开来。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青丝(qīng sī)的意思:指年轻人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树立(shù lì)的意思:

[释义]
(动)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构成]
并列式:树+立
[例句]
树立榜样。(作谓语)树立典型。(作谓语)
[同义]
建立、确立
[同音]
竖立

微生(wēi shēng)的意思:微小的生命

鉴赏

这首诗以“树架”为题,通过描绘一株弱小的蔓藤,借助青丝的支撑,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诗人以“微生竟何托”开篇,表达了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深思,接着描述了蔓藤在风雨中的状态,“雨深如欲泣,风急谩相吹”,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但蔓藤并未因此屈服,反而“树立徒悲汝,扶持独在兹”,展现了它独立坚强的姿态。

最后两句“谁念南山柏,孤撑性不移”将主题升华,将蔓藤与南山之柏进行对比,南山柏象征着长久不变的坚定,而蔓藤虽小,却也坚守自己的位置,不为外界所动摇。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锴
朝代:清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戎州

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

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

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

投毡拣精密,换马瘦孱颜。

兀兀头垂髻,团团耳带环。

夷声不可会,争利苦间关。

(0)

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二首·其一

虚白堂前合抱花,秋风落日照横斜。

阅人此地知多少,物化无涯生有涯。

(0)

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长老可遵作。遵已退居圆通,亦作一绝

石龙有口口无根,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0)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一

我本西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0)

宿海会寺

篮舆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旷平。

下投黄泉上青冥,线路每与猿狖争。

重楼束缚遭涧坑,两股酸哀饥肠鸣。

北渡飞桥踏彭铿,缭垣百步如古城。

大钟横撞千指迎,高堂延客夜不扃。

杉槽漆斛江河倾,本来无垢洗更轻。

倒床鼻息四邻惊,紞如五鼓天未明。

木鱼呼粥亮且清,不闻人声闻履声。

(0)

满江红·其二

半世飘蓬,今何幸、得归乡曲。

却还似、重来燕子,认巢新屋。

好是秋晴风日美,饭香云子炊如玉。

念蟹螯、满把欲黄时,笋新绿。仍更有,初开菊。

何妨更,重添竹。与此君相对,且无荣辱。

待得吾庐三径就,此生素愿都齐足。

任三竿、红日上檐梢,眠方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