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既入红云满空以东西言之此间去日入处几千万里日既到海而其光上射于天如在头上非天高地小四面海阔安得如是因以纪之·其一》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日落时分天空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几译天西到海东”,以夸张的手法描述了太阳从西方天际缓缓沉落,直至消失在东方大海之上的过程,仿佛跨越了遥远的距离。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空间的广阔无垠。
次句“日沈犹射半空红”,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天空的颜色变化。即使太阳已经完全沉入地平线之下,但它的余晖依然照亮了半个天空,呈现出一片绚烂的红色。这种色彩的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生命的热烈与短暂。
接着,“吟思益信人间小”,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宏大的自然景观时的感慨。在这样的壮丽景色面前,人类的存在显得微不足道,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这句诗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类对于宇宙奥秘的敬畏之情。
最后,“海阔天高地水中”,总结了前文的描写,强调了自然界的广阔与深远。大海的辽阔、天空的高度、水中的深度,共同构成了一个宏大的自然画卷。这句话不仅描绘了物理空间的特性,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可能性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落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美景图,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歌,引导读者在欣赏自然的同时,反思自我与世界的联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晚秋酬姚合见寄
新命起高眠,江湖空浩然。
木衰犹有菊,燕去即无蝉。
分察千官内,孤怀远岳边。
萧条人外寺,暌阻又经年。
暮发七里滩夜泊严光台下
一瞬即七里,箭驰犹是难。
樯边走岚翠,枕底失风湍。
但讶猿鸟定,不知霜月寒。
前贤竟何益,此地误垂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