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权势》
《权势》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权势世所重,桓温役孟嘉。

桓公自人雄为下未足嗟。

颇怪蔡中郎,为董受疵瑕

因之以取死,曾不念汉家

士固感知己,尚安知其他

搜牢则可诛,好邕自其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uánshì
sòng / zhānglěi

quánshìshìsuǒzhònghuánwēnmèngjiā

huángōngrénxióngwèixiàwèijiē

guàicàizhōnglángwèidǒngshòuxiá

yīnzhīcéngniànhànjiā

shìgǎnzhīshàngānzhī

sōuláozhūhǎoyōngjiā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疵瑕(cī xiá)的意思:指缺点、不完美的地方或瑕疵。

感知(gǎn zhī)的意思:感知指的是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即察觉、领悟和理解事物的过程。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其他(qí tā)的意思:指与前文所述的事物不同的事物或人。

权势(quán shì)的意思:权势指的是权力和势力。通常用来形容某个人或组织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人雄(rén xió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胆识过人,具有雄壮的气概和英勇的精神。

搜牢(sōu láo)的意思:搜查囚犯,搜寻牢房。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为下(wéi xià)的意思: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利益。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中郎(zhōng láng)的意思:指受宠爱的官员或被提拔的人。

注释
权势:指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世所重:世人看重。
桓温:东晋将领,有野心。
役:驱使。
孟嘉:东晋名士。
桓公:指桓温。
人雄:杰出人物。
为下:处于低位。
未足嗟:不值得过分惋惜。
蔡中郎:蔡邕,东汉学者。
董受疵瑕:蔡邕被指有缺点或过错。
因之:因此。
取死:导致死亡。
汉家:汉朝。
士固:士人本来。
知己:了解并信任的人。
其他:其他方面。
搜牢:搜捕。
诛:杀戮。
好邕:喜好杨修(历史上与桓温类似的争议)。
自其佳:从个人角度来说是好的。
翻译
权势在世间备受重视,桓温驱使孟嘉效力。
桓温作为人中豪杰,他的地位不足叹息。
对蔡中郎遭受的非议颇感奇怪,他替董卓背负瑕疵。
最终因此丧命,竟不考虑汉朝的利益。
士人本应感恩知己,又怎能预料其他变故。
若要搜捕就可杀戮,但喜好杨修这样的贤才也是好事。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耒所作,名为《权势》。诗中通过历史人物桓温和孟嘉的故事,抒发了对权力与忠诚关系的深刻思考。

"权势世所重,桓温役孟嘉。"

这两句开篇便点明了权势在世人心中的重要性,并以东晋时期著名将领桓温控制孟嘉为例,展示了权力的强大影响力。桓温能够役使孟嘉,可见其权势之大。

"桓公自人雄,为下未足嗟。"

这里描写桓温本身的英勇和力量,但同时也感慨于他对待部下的方式,虽强而不能为下属着想,故有“未足嗟”之叹。

"颇怪蔡中郎,为董受疵瑕。"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蔡中郎(蔡确)因为替董卓辩解而受到的非议感到困惑和不解。在历史上,蔡确曾为董卓开脱,遭到了人们的批评。

"因之以取死,曾不念汉家。"

这句强调了蔡中郎最终因为这种辩护行为而招致杀身之祸,但在此之前,他却未能深思自己作为大汉臣子的责任和忠诚。

"士固感知己,尚安知其他。"

诗人通过“士固”一词,表达了士人对于知音知己的珍视,同时也表明了即使在困境之中,对于理解自己的那份安慰也是难能可贵的。

"搜牢则可诛,好邕自其佳。"

最后两句描绘了一种情景:当权力过度伸张至于搜查监狱,那些善良的人们也可能因为追求美好的生活而不得不选择逃离,这种追求美好本能的行为,反映了人类对于自由和正义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示了权力与忠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在面对强大权势时的无奈与选择。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赠石湖卢隐君伯常

吴山青,越溪碧,吴越兴亡两安适。

千年事往那复知,溪上人家自如织。

人家两岸青粉墙,其间特起是为卢家芝秀之高堂。

昔年芝秀产溪上,顾非卢家此瑞谁能当。

卢家有翁不求仕,年可六十须眉苍。

朝翻经,暮翻史,不使声华出闾里。

生儿唯愿充耘耔,自比唐家玉川子。

人言笔港如笔长,二儿自小工文章。

大儿文采珊瑚耀,泥金帖子前宵到。

小儿笔势仍翩翩,他日科名美岂专。

从此溪山两增重,乃翁无事日读逍遥篇。

溪可湘,山可采,千古溪山镇长在。

愿翁之寿如溪山长不改。

(0)

韩见和复次韵

官曹苦鲜悰,簿领纷然积。

不有同心人,窘然坐拘迫。

泠泠朱丝弦,韵写秋泉滴。

早朝行连裾,暮衙语对席。

新诗每见投,古淡似张籍。

推诚两相予,心肺无间隔。

君如千丈松,独立万仞壁。

而我独何为,一旦为旧识。

尚有少堪疑,扬雄太岑寂。

(0)

奉和屠侍郎元勋谒陵

郁葱佳气绕诸陵,玉室金堂见始曾。

倦足行惊冰栈滑,瘦肩吟对晚山嶒。

月斜殿角东西磬,星散林间远近镫。

抱膝何人发长啸,石门吾欲访孙登。

(0)

次韵板屋二适·其二看雪

吾闻老农言,一冬见三白。

来年定有年,无烦问诸易。

寒日翳翳明,暮雪漼漼积。

时闻洒窗棂,兼恐摧屋脊。

平铺瓦沟满,低压墙檐侧。

纤纤谁所裁,逐逐若相逼。

庭空印鹤趾,裘弊欺狐腋。

况当板屋看,稍若朱帘隔。

柳弱不胜扶,藤重那能掷。

旋扫入茶垆,复取映书册。

缄诗忽何来,冻手呵自拆。

惟嫌独醒醒,羊羔谁与适。

(0)

三次

陶潜傲羲皇,一卧北窗下。

岂知负朝暄,又若差胜者。

月庵岂不佳,得日乃较寡。

南墙有隙地,顾安所得瓦。

客来传新样,草木颇遭赭。

何云不日成,其待可倚马。

荆墩与蒲团,趁日每此坐。

问屋何所名,颇似六一舸。

问制何所师,卑宫闻自夏。

问公何所为,席间但尘斝。

有琴亦不弹,有帖亦不写。

不乐亦不忧,居常晏如也。

(0)

中元朝陵值雨已而开霁次倪韩二长官韵·其一

世途难料是阴晴,自昔朝陵怯此行。

山指白浮惟鸟去,寺逢黄土有僧迎。

岂知平陆江湖在,借问舆梁岁月成。

北望昌平无十里,看山犹自未分明。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