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塞北杂咏·其二》
《塞北杂咏·其二》全文
明 / 沈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叠嶂高于髻,冲衢直似绳。

天长明野烧,寺远见慈灯

故垒群雄恨,荒坟毅魄凭。

山农安土俗,亦自酒如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土(ān tǔ)的意思:安土,指安定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外出迁徙。也可指安顿下来,不再迁徙。

冲衢(chōng qú)的意思:指行人或车辆拥挤,争相穿行的繁忙街道。

慈灯(cí dēng)的意思:指慈悲的心灵照亮他人,喻指慈悲心肠的人给予他人温暖和帮助。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故垒(gù lěi)的意思:指曾经作为防御工事的城墙或堡垒,现已废弃或失修。比喻过去曾经拥有的权势、地位或成就,现已荒废或不再存在。

群雄(qún xióng)的意思:指众多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山农(shān nóng)的意思:指山区农民,也用来形容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

土俗(tǔ sú)的意思:

◎ 土俗 tǔsú
(1) [local custom]∶地方风俗
(2) [vulgar]∶粗俗;不雅观

野烧(yě shāo)的意思:指无节制地烧毁或破坏事物,形容肆意破坏、无法无天的行为。

毅魄(yì pò)的意思:坚定的意志和勇气。

远见(yuǎn jiàn)的意思:指对事物发展的前景、趋势有深远的洞察力和预见能力。

直似(zhí sì)的意思:形容非常相像,几乎一模一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塞北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首联“叠嶂高于髻,冲衢直似绳”,运用比喻手法,将连绵起伏的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峻峭;而将宽阔的道路比喻为紧绷的绳索,凸显道路的笔直与辽阔。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塞北独特的地理风貌,也暗示了边疆的辽远与壮美。

颔联“天长明野烧,寺远见慈灯”,前一句写出了广阔的原野上,夕阳余晖映照下的野火,天际线被拉长,显得格外辽阔;后一句则通过远处寺庙中的一盏慈灯,象征着希望与信仰的光芒穿透了夜色,给人以温暖与慰藉。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温馨的意境。

颈联“故垒群雄恨,荒坟毅魄凭”,转而描写历史遗迹。故垒是古代战争留下的痕迹,群雄恨则是对英雄豪杰的怀念与敬仰;荒坟则代表了逝去的生命与历史的沧桑。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与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尾联“山农安土俗,亦自酒如渑”,最后两句转向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描绘。山农们安居乐业,遵循着传统的乡土习俗,生活平静而充实。这里的“酒如渑”用以形容酒的丰富与醇厚,暗示了当地人民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生活和深厚的饮酒习俗。这一联以民风民俗收尾,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也让人感受到了塞北人民质朴的生活态度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塞北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以及当地民风民俗的描绘,展现了塞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作者介绍

沈揖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芦江八咏·其五义塾书灯

夜深展书读,伊吾声比屋。

掩映杖头光,穿破西园竹。

(0)

题半山寺

道德文章一世师,只伤学术欠通时。

不思翻动熙宁祸,却欲重修作福基。

(0)

入书室东垣有神光自几案出·其二

江海东南泻,日月西北倾。

天地岂不仁,作此大不平。

遂使宇宙内,千载拿甲兵。

人间勿设险,设险招战争。

(0)

题钓台二首·其二

讲磨潜佐汉中兴,岂是空标处士名。

堪笑史臣无卓识,却将周党与同称。

(0)

中秋步月·其一

林间一叶秋,屏去三伏暑。

凄然风露繁,絺绤莫能禦。

炎凉相推移,胡为遽如许。

孰知秋已半,今夕四十五。

(0)

句·其一

啼猿非有恨,行客自多悲。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