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席 间 和 周 颖 斋 韵 宋 /徐 元 杰 清 泉 白 石 诱 登 临 ,净 瞰 轩 窗 竹 一 林 。隽 永 如 君 真 有 味 ,膏 肓 和 我 不 须 鍼 。流 行 坎 止 人 难 必 ,果 育 蒙 亨 力 要 深 。一 笑 相 逢 邀 一 勺 ,喜 渠 介 洁 似 侬 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膏肓(gāo máng)的意思:形容病痛的严重程度,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严重损坏或残缺。
介洁(jiè jié)的意思:指言辞谦虚,不自夸大,保持谦逊的态度。
隽永(juàn yǒng)的意思:形容美好的事物持久而不朽
坎止(kǎn zhǐ)的意思:坎止指困境得到解救,危难得以克服。
流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受欢迎或具有影响力。
难必(nán bì)的意思:表示事情发展的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不可能发生。
如君(rú jūn)的意思:如同君主一样,有权力、有威严。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轩窗(xuān chuāng)的意思:指高大、宽敞、明亮的窗户,也用来形容屋子豪华富丽。
有味(yǒu wèi)的意思:形容事物具有特殊的风味、韵味或趣味。
流行坎止(liú xíng kǎn zhǐ)的意思:指流行的事物或现象到达一定程度后突然停止或消失。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自然景象,诗人徐元杰在席间与友人周颖斋相遇,被眼前清澈的泉水、洁白的石头以及环绕的竹林所吸引,感受到一种宁静与高雅的氛围。"清泉白石诱登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山水之美,仿佛邀请人们前来欣赏。
"净瞰轩窗竹一林",透过窗户远望,满眼翠竹,更显静谧与清新。诗人赞美周颖斋如同这竹林般"隽永有味",言其品格独特,韵味深长,无需外在雕琢,自成佳品。"膏肓和我不须针",以医理比喻,表达对朋友内在修养的认可,认为无需外在修饰,已是身心和谐。
接下来,诗人借"流行坎止"的人生哲理,暗示世事起伏不定,强调了坚持与努力的重要性,"果育蒙亨力要深",意指只有深入耕耘,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最后,诗人以"一笑相逢邀一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希望与朋友共享这份清泉般的纯净和洁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法眼禅师真赞
八万四千,大悲宝目。问此多目,孰为正观。
惟阿那律,无目而视。问此真目,毕竟安在。
是法眼者,犹为金屑。有法无眼,有眼无法。
稽首导师,五蕴皆寂。悲观慈观,等大圆镜。
颓然方床,如梦中事。山河大地,一切消陨。
二月六日虏兵犯历阳方出师客自吴江来有寄声道湖山之适趣其归者慨然写怀
松江浪静如镜平,菰蒲长春秋水生。
晴沙回雁久未到,坐想白鸥增眼明。
五年辜负钓船约,故人疑我真逃盟。
岂知尘缨不易濯,正想沧浪之水清。
朝来铁马暗江北,中流叠鼓云涛倾。
楼船十万下采石,旗纛灭没天戈横。
书生事业今乃尔,授钺孰敢辞专征。
岂无传檄走飞骑,漫复长啸登高城。
文思天子民父母,大度未忍鏖奇兵。
澶渊一矢安五世,明日傥或传诸营。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其一
自我离山间,忽已两改月。
饥人不忘食,未坐先已说。
家僮挟书至,惊起慰愁绝。
推寻到鸡犬,问讯穷曲折。
此生岂多为,一壑万虑灭。
可能复大错,更铸八州铁。
汝归马蹄轻,初不恨触热。
殷勤报松竹,吾岂成久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