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由(bù yóu)的意思:不由表示无法抵挡、无法控制,不由自主的意思。
当房(dāng fáng)的意思:指不顾其他条件,仅凭自己的权威或地位而决定事情的结果。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教读(jiào dú)的意思:教导学生读书。
啾唧(jiū jī)的意思:形容小鸟叫声或小动物的声音。
男女(nán nǚ)的意思:男性和女性
娶妻(qǔ qī)的意思:指男子婚娶妻子。
三场(sān chǎng)的意思:三次较量或竞赛
私产(sī chǎn)的意思:私人财产
贪竞(tān jìng)的意思:形容人贪图名利,争夺权势。
外姓(wài xìng)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族人。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小教(xiǎo jiào)的意思:指小孩子模仿成人的行为或言语。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义居(yì jū)的意思:指人有道义,有正气,居处安宁。
一种(yī zhǒng)的意思:表示某种事物或情况的特定类型,强调事物或情况的独特性或特殊性。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有男(yǒu nán)的意思:有男指有儿子,表示家庭昌盛、后继有人。
自分(zì fēn)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女大须嫁(nǚ dà xū jià)的意思: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应该结婚。
- 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家庭内部的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诗人王梵志通过描述兄弟姐妹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行为,揭示了亲情与利益之间的冲突。
诗中首先描绘了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和谐场景:“兄弟义居活,一种有男女。”他们一起生活,既有男性也有女性。接着,诗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儿小教读书,女小教针补。”孩子们从小就被教导学习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中开始展现家庭内部的分化:“儿大与娶妻,女大须嫁去。”兄弟们成年后各自娶妻,而姐妹们则需出嫁,这标志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成员角色的转变。然而,这种变化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房作私产,共语觅嗔处。”
家庭财产的分配成为争议的焦点,兄弟姐妹间的沟通变得困难,甚至产生争执。诗中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和对权力的追求:“好贪竞盛吃,无心奉父母。”人们更关注个人的享乐和地位,而忽视了对长辈的孝顺。
最后,诗中提到了外姓人的介入和女性在家庭中的影响:“外姓能蛆姡,啾唧由女妇。”外来势力可能破坏家庭的和谐,而女性的话语权和决策能力在家庭中逐渐增强。诗中还暗示了家庭内部的不平等现象:“一日三场刽,自分不由父。”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出现了暴力冲突,而这一切似乎都不再受父亲的控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唐代家庭内部的矛盾、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也引发了对家庭伦理、性别角色以及个人欲望与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刁纺推官归润州
翘翘名家子,自少能慷慨。
尝从幕府辟,跃马临穷塞。
是时西边兵,屡战辄奔溃。
归来买良田,俛首学秉耒。
家为白酒醇,门掩青山对。
优游可以老,世利何足爱。
奈何从所知,又欲向并代。
主人忽南迁,此计亦中悔。
彼在吾往从,彼去吾亦退。
与人交若此,可以言节槩。
奉酬扬州刘舍人见寄之作
别君今几时,岁月如插羽。
悠悠寝与食,忽忽朝复暮。
纷纷竟何为,凛凛还自惧。
朝廷无献纳,仓廪徒耗蠹。
风霜苦见侵,衰病日增故。
江湖岂不思,恳悃布已屡。
美哉广陵公,风政传道路。
优游侍从臣,左右天子顾。
君来一何迟,我请亦有素。
何当两还分,尚冀一相遇。
把手或未能,尺书幸时寓。
谷正至始得先所寄书及诗不胜喜慰因书数韵奉酬圣俞
寒日照深巷,柴门朝尚闭。
有客自江来,尺书千里至。
启书复何云,但言南北异。
南方地常暖,风物称佳丽。
梅蘤入新年,兰皋动芳气。
乐哉登临兴,岂厌江湖滞。
伊予方寂寞,刻苦穷文字。
万国会王州,群英驰俊轨。
方朔常苦饿,子云非官意。
岁暮惨风尘,官闲倦朝市。
出处一云别,所思宁可冀。
春江有归雁,但使音书继。
寿楼
碧瓦照日生青烟,谁家高楼当道边。
昨日丁丁斤且斲,今朝朱栏横翠幕。
主人起楼何太高,欲誇富力压群豪。
楼中女儿十五六,红膏画眉双鬓绿。
日暮春风吹管弦,过者仰首皆留连。
应笑楼前骑马客,腰垂金章头已白。
苦贪名利损形骸,争若庸愚恣声色。
朝见骑马过,暮见骑马归。
经年无补朝廷事,何用区区来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