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饱暖(bǎo nuǎn)的意思:指人们身体饱满暖和,形容生活富裕、幸福安康。
吃饭(chī fàn)的意思:指进食、用餐的行为。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风清(f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风景明亮清爽,没有杂物。
两浙(liǎng zhè)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团体。
蟠桃(pán táo)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进程非常缓慢或停滞不前。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四京(sì jīng)的意思:指中国古代的四个首都,即北京、南京、西京和东京,也泛指四个重要的城市。
香风(xiāng fēng)的意思:香气四溢的风。
自如(zì rú)的意思:自如指事物自然无拘束、自由自在的状态或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同时融入了道家的哲学思想与自然美景的描写。首先,“四京人著衣吃饭,两浙人饱暖自如”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状态。四京代表的是当时中国的四个重要城市,这里的“著衣吃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艰辛与忙碌;而“两浙人饱暖自如”则描绘了江南地区相对富庶的生活景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接下来,“通玄峰顶香风清,花发蟠桃三四株”两句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通玄峰顶,寓意着高远、神秘之处,香风清扬,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美好。而“花发蟠桃三四株”,则是对神话传说中蟠桃盛会的隐喻,象征着长寿与吉祥。这两句不仅美化了自然环境,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既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经济差异,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理想生活的赞美与向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客感
青年水逝催残腊,天涯不堪回首。
香梦留痕,单情忆远,竟把相思拖透。黄昏时候。
奈孤影支寒,写怀未就。
百折千回,旅窗冷对一灯瘦。
西风不吹恨去,但吹将恨至,强人消受。
怨里飞魂,愁边阁泪,两鬓萧然非旧。梅花解否。
倘爱惜春华,也须眉皱。粉碎珠啼,违心常八九。
浪淘沙.宋周晋仙有明日新年词。元张伯雨追和之,国朝人多用其韵。病榻无憀,勉为嗣音,时辛丑除夕也
病久费医钱。支枕枯眠。转喉噤口学寒蝉。
骨出飞龙衾泼水,不解衣船。愁梦絮镫边。
药裹为缘。余生乞与总欣然。
阿鹊也同添一岁,明日新年。
八声甘州.屡乞人作双照楼图,终未惬心。有以杜陵女史仇氏画幅赠者,庭宇邃深,溪山明瑟,恍然若有所感,其尘外之仙都欤,抑意中之幻境欤。伊昔芸台模碑,近段清晖之本;桐阴写照,远徵实父之图。年祀旷绝,景物不殊,心灵渺绵,光采若接。辄因旧迹,被以新题。津门旅馆,补成此解,寄吾妇,书之帧首。偕隐之愿,未知何日能偿,相祷相蕲,盍以斯图为息壤乎
记图中、楼阁是耶非,仙乡忆前游。
有诗舫清幽,琴闺姝丽,粉墨痕留。
重来玉人无恙,画稿漫添修。
双照媚春影,纤月如钩。
却讶簪花娇女,为谁工点缀,缣素风流。
把芳怀托付,此意尽绸缪。
怅天涯、柳眠莺老,倚回阑、凝望损湘眸。
催料理、早携镜槛,同熨香篝。
《八声甘州.屡乞人作双照楼图,终未惬心。有以杜陵女史仇氏画幅赠者,庭宇邃深,溪山明瑟,恍然若有所感,其尘外之仙都欤,抑意中之幻境欤。伊昔芸台模碑,近段清晖之本;桐阴写照,远徵实父之图。年祀旷绝,景物不殊,心灵渺绵,光采若接。辄因旧迹,被以新题。津门旅馆,补成此解,寄吾妇,书之帧首。偕隐之愿,未知何日能偿,相祷相蕲,盍以斯图为息壤乎》【清·吴昌绶】记图中、楼阁是耶非,仙乡忆前游。有诗舫清幽,琴闺姝丽,粉墨痕留。重来玉人无恙,画稿漫添修。双照媚春影,纤月如钩。却讶簪花娇女,为谁工点缀,缣素风流。把芳怀托付,此意尽绸缪。怅天涯、柳眠莺老,倚回阑、凝望损湘眸。催料理、早携镜槛,同熨香篝。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5867c69376295b8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