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筇倦不支,有书慵且置。
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以“筇”、“书”、“跏趺”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首句“有筇倦不支”,以“筇”(竹杖)暗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倦怠,仿佛在行走中已无力支撑。接着,“有书慵且置”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慵懒的情绪,书本被搁置一旁,不再翻阅,表现出诗人对世俗事务的疏离。
“跏趺白昼静”一句,通过“跏趺”(盘腿而坐)这一禅宗修行的姿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在“白昼”的背景下,这种静谧显得尤为突出,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一切喧嚣都被隔绝在外。
“翛然无一事”则直接点明了诗人此刻的心境——自由自在,没有任何烦恼或忧虑。这种超脱世俗、心灵解放的状态,是许多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境界。
后半部分“鹿苑夫岂遥,不出十笏地”则以“鹿苑”(鹿园,比喻佛国或仙境)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即使是在这小小的“十笏地”(古代计量单位,此处指狭小的空间),也能感受到与世隔绝、接近理想状态的体验。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内心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心灵解脱的努力。
三月上吕梁,春旱水未驶。
水中半白石,错出犬牙锐。
其流本閒暇,急束若有恃。
乍疑云汉泻,星斗湿流丽。
又疑沧海涛,喷射巨鳌背。
轰轰万雷撞,佶佶千兵势。
为河作户限,匪一乃再至。
上洪急且纡,下洪峻而厉。
舟航抵其下,一叶舞云际。
跻攀仅分寸,失手寻丈外。
累累腰巨絙,牛喘仆夫瘁。
已涉未足欢,欲下心反悸。
胡然造次顷,号叫乞神惠。
遂令愚无知,谄祭及非类。
方今幅员广,南北一衣带。
梯航极山海,珠玉兼象贝。
设官使居守,人畜数十辈。
蛟鼍革冥顽,行旅释凝滞。
人心既有依,天险不足畏。
缅思黄河源,远自昆崙致。
万里不能休,朝宗实天意。
向非神禹功,后世亦奚赖。
到今疏凿处,历历犹可记。
河竭功不忘,圣人等天地。
《吕梁洪》【明·唐之淳】三月上吕梁,春旱水未驶。水中半白石,错出犬牙锐。其流本閒暇,急束若有恃。乍疑云汉泻,星斗湿流丽。又疑沧海涛,喷射巨鳌背。轰轰万雷撞,佶佶千兵势。为河作户限,匪一乃再至。上洪急且纡,下洪峻而厉。舟航抵其下,一叶舞云际。跻攀仅分寸,失手寻丈外。累累腰巨絙,牛喘仆夫瘁。已涉未足欢,欲下心反悸。胡然造次顷,号叫乞神惠。遂令愚无知,谄祭及非类。方今幅员广,南北一衣带。梯航极山海,珠玉兼象贝。设官使居守,人畜数十辈。蛟鼍革冥顽,行旅释凝滞。人心既有依,天险不足畏。缅思黄河源,远自昆崙致。万里不能休,朝宗实天意。向非神禹功,后世亦奚赖。到今疏凿处,历历犹可记。河竭功不忘,圣人等天地。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67c7164f7393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