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颂·其三》全文
- 注释
- 视:看。
之:代词,指代前面的无形物。
不可见:看不见。
其:它的。
形:形状。
及至:等到。
呼:呼叫。
又:再。
却:反而。
莫:不要。
道:说。
此:这。
声:声音。
如:像。
谷:山谷。
若:如果。
还:假如。
无:没有。
何:什么。
- 翻译
- 看似无形,呼唤时却又回应。
别以为这声音像山谷回荡,若无山谷,又怎会有回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物质形态的境界,通过对声音的探讨来表达禅宗中“性”与“地”的关系。“视之不可见其形”说明性是无形的,不可为外在形象所捕捉;“及至呼之又却应”则指称呼它时,它即显现,体现了一种主观上的呼唤与客观上的回响。
“莫道此声如谷响”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否认这种声音像山谷中的回音,但实际上是通过这种比喻来强调性与地的和谐统一。最后,“若还无谷有何声”则进一步探讨,如果没有实质的存在(谷),那么这个声音从何而来?这句话在哲学层面上挑战了传统的物质观,暗示了一种超越实体的本体论。
整首诗通过对声音的探究,引导读者思考超验的“性”与现象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符号与真理呈现之间的复杂性。张伯端作为宋代的诗人,以其独特的禅意在诗中展现了深邃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导引·春融日暖
春融日暖,四野瑞烟浮。
柳菀更桑柔。
土膏脉起条风扇,宿雪润田畴。
金根毂转如雷动,羽卫拥貌貅。
扶携老稚康衢满,延跂望凝旒。
斗移星转,一气又环周。
六府要时修。
务农重谷人胥劝,耕籍礼殊尤。
坛壝岳峙文明地,黛耜驾青牛。
雍容南亩三推了,玉趾更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