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王著臣冠,俾尔效端鲠。
吾欲取二物,豢植列台省。
奔逃(bēn táo)的意思:指匆忙逃跑,急速离开某个地方。
不称(bù chēng)的意思:不适当,不得体,不合规矩。
称服(chēng fú)的意思:
见“ 称伏 ”。
触邪(chù xié)的意思:指触犯邪恶势力,得罪邪恶势力。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前王(qián wáng)的意思:指已经过时或失去权力的君主或统治者。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台省(tái shěng)的意思:指权力独揽,不受他人监督和约束。
天性(tiān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本性、天赋的性格特点和倾向。
邪佞(xié nìng)的意思:指人心险恶,言行不正,为非作歹。
有心(yǒu xīn)的意思:用心、用意
指佞(zhǐ nìng)的意思:指责奉承谄媚、恭维奉承的行为。
忠正(zhōng zhèng)的意思:指人品正直,忠诚正直,不偏不倚。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探讨了忠诚与奸佞之间的冲突。诗人通过“兽有善触邪,草有能指佞”这一开篇,巧妙地将动物的本能行为与人的道德品质相联系,暗示了忠诚与奸佞的本质区别。接着,“兽草非有心,不移本天性”强调了忠诚与奸佞的本性并非后天习得,而是与生俱来的。
“前王著臣冠,俾尔效端鲠”表达了对忠诚者的期待与赞赏,希望他们能够坚守正直,为国家效力。然而,“如何不称服,触指反忠正”揭示了现实中的矛盾,即使忠诚者尽职尽责,却可能遭遇误解或不公对待,甚至受到攻击。
最后,“吾欲取二物,豢植列台省。一令邪佞徒,奔逃亟深屏”表达了诗人对于建立一个公正环境的渴望,希望将忠诚与奸佞区分开来,让忠诚者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位置,而奸佞者则远离权力中心,不得接近。
整首诗通过寓言的手法,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忠诚与奸佞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