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甲兵(jiǎ bīng)的意思:指军队或武器装备。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兰堂(lán táng)的意思:形容家庭富有文化氛围,充满书香。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牛马(niú mǎ)的意思:指牛和马,代表勤劳和辛勤努力的精神。
时行(shí há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在一定的时期内流行或盛行。
堂下(táng xià)的意思:指在堂屋下面,表示地位低下或受人轻视。
天河(tiān hé)的意思:指银河,也可比喻广阔的水域或水系。
洗甲(xǐ jiǎ)的意思:洗净战甲,准备战斗。
行潦(xíng liáo)的意思:指行走的水流,比喻人的行踪、行动。
一时(yī shí)的意思:一小段时间内,暂时的。
殷雷(yīn léi)的意思:指雷声大,形容声音响亮或威力强大。
玉兰(yù lán)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纯洁的女子。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 鉴赏
这首《骤雨》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夏日骤雨来袭时的壮丽景象与诗人深沉的情感。
首句“殷雷破柱蛰龙惊”,以“殷雷”形容雷声之响,仿佛能震破屋柱,生动地展现了雷电交加的震撼场面。“蛰龙惊”则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龙被雷声惊醒的典故,赋予了自然现象以生命感,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活。
接着,“万点飞涛木叶鸣”一句,将雨点比作飞腾的波涛,与木叶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美感,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雨声中共鸣。
“何处长风吹海立,一时行潦看渠成”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场景。长风似乎能吹起海浪般的力量,而雨水汇聚成溪流,瞬间形成,展现出自然界力量的壮阔与瞬息万变。
“不愁泾渚迷牛马,愿泻天河洗甲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和平的渴望。不担心雨水会淹没低洼之地,反而希望如天河般的雨水能洗净人间的战争与苦难,体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美好世界的憧憬。
最后,“秋到江南今几日,玉兰堂下待凉生”两句,转而描写秋天的到来,预示着炎热夏季的结束。在玉兰堂下等待凉意的来临,既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力量与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