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挽(āi wǎn)的意思:表示对死者表示悲痛和缅怀。
悲笳(bēi jiā)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笛声。
丹旐(dān zhào)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笔调优美、华丽。
帝畿(dì jī)的意思:指帝王的领土或疆域。
富贵(fù guì)的意思:指财富和地位的富裕和高贵。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秦塞(qín sāi)的意思:秦塞是指古代中国的边塞地区,也表示边塞地区的荒凉和荒僻。
徒言(tú yán)的意思:徒劳地说话,无效的言辞。
挽辞(wǎn cí)的意思:挽回别人离去或去世的情感,表达对离别或丧失的悲痛和缅怀之情。
乡闾(xiāng lǘ)的意思:指乡村之中的人民和官吏。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 注释
- 富贵:富裕和尊贵。
徒言:空说,指并未带来永恒。
乡闾:家乡,故乡。
殁后归:死后归葬故乡。
锦衣:华丽的衣服,比喻富贵生活。
都未着:都没来得及穿。
丹旐:红色的丧幡,古代出殡时引导棺柩的旗子。
忽先飞:突然先行,指死亡的突然。
哀挽辞:哀悼的挽歌。
秦塞:泛指秦地,这里指代广阔的地域。
悲笳:悲哀的胡笳音乐,常用于丧葬或军中以表哀伤。
帝畿:京都周围的地方,这里指京城。
九原:古代传说中的墓地,泛指墓地或阴间。
吊人稀:前来吊唁的人越来越少。
- 翻译
- 尽管生前富有显赫名声久扬,最终还是魂归故里乡间葬。
华贵的衣物未曾穿戴享受,红色的丧幡却已抢先飘扬。
哀伤的挽歌穿越了秦地边疆,悲伤的胡笳声从京城外响。
遥想那黄泉之下幽冥之处,渐渐地前来吊唁的人也稀少。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哀伤和怀念之情。"富贵徒言久,乡闾殁后归"两句表达了对逝者曾经拥有过的荣华富贵现今都已不再,但最终还是要回到阔小的家乡,回到了尘封的故土。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锦衣都未着,丹旐忽先飞"进一步描绘了逝者的荣华没有来得及享受便已离世。锦衣象征着高贵的地位,而丹旐则是古代皇家或高官使用的车盖,这里用以形容逝者地位尊贵,但这些都未能被他完全拥有便匆匆告别人间。
"哀挽辞秦塞,悲笳出帝畿"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悼之情。秦塞和帝畿都是古代边塞的称呼,这里用来比喻远离都城的地方。哀挽是送别时的悲伤,而悲笳则是边塞上演奏的悲凉乐声,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者深沉的怀念和不舍。
"遥知九原上,渐觉吊人稀"最后两句则透露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世的变迁。九原是古代北方边塞的地区,这里用以形容极远的地方。诗中说在遥远的九原之上,已经很少有人来吊唁逝者,这些都表达了对逝者记忆逐渐淡忘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诗人对于逝者的哀悼和怀念,以及对于生命易逝、荣华难再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岑参展现了自己对逝者深切的哀思,同时也反映出唐代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後一日复雨
一雨三日水抹堤,南村北村云凄凄。
天公约束龙反穴,不忍嘉谷沈涂泥。
日光清薄潦未缩,起视又叹行云西。
初才淅沥洒窗户,俄已湍泻鸣沟溪。
丰凶相乘若翻手,振救小缓辄噬脐。
穷阎腐儒不预此,且收芋栗宽儿啼。
甲寅元日予七十矣酒间作短歌示子侄辈
我昔自蜀归,百年已过半。
观棋未终局,回视斧柯烂。
饱知山林乐,富贵何足换。
退休失健决,正坐闇且懦。
齿发日衰残,岁月难把玩。
萧朱尚或隙,籍湜固宜畔。
出门无一欣,抚事有三叹。
新年遂七十,推敬媿里閈。
眷眷惜兹夕,凛凛畏明旦。
豁然忽大笑,愁若春冰泮。
穷达真两忘,生死付一贯。
清尊既潋灩,硕果亦璀璨。
拥门纷鼓笛,上寿列童冠。
老翁亦忘疲,起舞影零乱。
不独夸痴顽,自足洗患难。
投床判宿酲,美睡到日旰。
江东韩漕曦道寄杨庭秀所赠诗来求同赋作此寄
三朝巍巍韩侍中,烂然彝鼎书元功。
西戎北狄问安否,九州万里涵春风。
子孙继踵皆将相,我犹及拜西枢公。
顾怜通家略贵贱,劳问教诲均儿童。
西枢有孙又奇伟,凛然太华摩苍穹。
小试玉节江西东,文书如海到手空;政成蒲鞭亦不用,地上钱流仓粟红。
君持此手上廊庙,折冲御侮知从容,桑乾不劳尺箠下,榆关正可丸泥封。
却归故里访遗老,应记山阴九十翁。
- 诗词赏析